说来惭愧,语文这门学科,我从小学一年级学到大二,都没有让我爱上它。我反而惧怕它,因为一到语文课,老师总要抽些人起来谈课文的思想感情。
惧怕是因为抽到我时,我总是头脑空白,抠破头也感受不出那些诗歌和文章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唯有在慌乱中求助地看向周围同学,想从他们那儿寻求答案救场。
显然没成功过,那种空气瞬间安静的氛围下,可没人敢窃窃私语传达答案。当然,很多同学也同我一样空白,处于祈祷不要抽到自己的紧张中,只想把头低得越低越好,仿佛只要不被老师看到,不对视上,就能逃过此劫。唯有那么几个语文超优秀,特踊跃积极发言的同学除外。每次看他们积极发言,我们就能把心放下一半,因为有人发言了,心想老师可能就不再会想起抽人这事儿了。
但有时老师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就是要避开常常积极主动起来发言的人。
我一般寻救无门,就在紧张中快速调动大脑,搜罗过往老师经常讲到的通用术语,例如作者在借助xx表达离别之情、不得志的感怀之情......等等。
总要想办法憋出几句来,虽不能流畅惊艳得让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但至少也要打破空气的静默,不让自己傻站着。
所以,在这样的语文感知背景下,我给自己贴上了个标签——“不适合文科”。
在这样的标签下,我当然也就不爱看书,也不爱深入关注文学相关的东西,除了中学看点无营养的言情小说外。
唯有因为要考试不得不维持的那点努力,通过死记硬背,基本能把语文保持在及格偏上的水平线上。
什么时候有了看书的变化呢?
大学时期,有了庞大的图书馆,周围的同学总会借那么些图书回来,而且聊天的话语间,室友们总会有意无意讲到一些自己看的书。
慢慢的时间长了,我就发现爱看书的同学写东西都是信手拈来。当然,我们是工科生,这些信手拈来的同学,文笔肯定没有到精彩绝伦和妙笔生辉的地步,但至少也是行云流水了。
在我眼中已经非常有魅力了,我很羡慕这样的魅力。因此,我也有了想要看书的欲望,想提升文学水平,然后我也跟着同学去图书馆借书,去书摊买唐诗宋词,买成语大典,恨不得把曾经落下的语文功底都补回来,也幻想着自己能积累一点儿这种文学魅力。
但奈何,发心很宏伟,实际行动却大打折扣,借来的书到期原封不动还回去了,买来的书毕业了也未曾打开。追求外表魅力确实很难激发我的真正动力啊,只能激起三分钟的热度。
不过量变引起质变,影响的氛围浓郁了,借的次数多了,还有周围同学书柜上也总会买几本放着,我还是有意无意看了几本进去。例如平凡的世界、三毛的系列、追风筝的作者的系列等等。
就看了那么几本,我便每次在兴趣栏上牵强的给自己贴了个“爱看书”的标签。
其实,零星看的那几本书,就是单纯的看,没有带着思考,因此也就没有给我思想上带来太大的启发,唯有在周围人聊到阅读时,让我有一点儿谈资罢了。
上班的前两年,忙于工作的琐事,工作之外的时间更是只想吃喝玩乐,刷剧放松,关于书,是一页都看不进去了的。
但是这颗阅读的种子是一直扎根在我心中的,即便我没有爱上它,也没有动力看它,依然不妨碍我一直把它看得很重要。
直到我职场迎来了第一次巨大的内心迷茫,处于又焦虑自己的能力,又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提升的状态。
这时,我再次翻起了架子上放着的为数不多的几本纸质书,第一本看的是平凡的世界。大学时就看过,不过除了对主角的名字有点印象,再无别的记忆。
再次回看,才有了一点儿深刻的感觉,书中的年代背景仿佛和长辈们讲的经历有些相似,有了那么点儿熟悉感,还忍不住打电话和我妈妈讲了在书中看到的年代事迹,问她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历过那些类似的生活,她说她们这一代基本不是了,应该是奶奶那一辈才经历过。
这次看,书中人物的那种对人生的努力奋斗精神对我有了些冲击,以及其中还有一个人物角色个性我特别喜欢,落落大方、勇敢善良、优秀而上进。
就这样,我对看书有了一点儿感觉。开始探究起写读书笔记,如何阅读好一本书等等。
不过,到这儿又遇上坎了。
读书笔记写不出来,只是看着有感觉,但是这个感觉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说之感,洋洋洒洒憋出一小段,也觉得没有最真切的表达出内心感受。看了大大小小的读书方法,也觉得毫无意义,用这些读书方法,看完一章,又空白了,不知道看到了什么。
陷入这种别人的方法论中,反而又对看书失去感觉了,总是看一部分就开始为了看而看,就像完成任务式的,匆匆浏览完全部,貌似就可以向别人证明我是看个这本书的了。
看的书也是网络热推的,是否好坏,其实那个阶段我还真辨认不出来,就例如有的书评价特别高,仿佛只要谈起,大家都一致好评,但我就是没从中看出感觉来,不明白好在哪儿。
有感觉也罢,没感觉也好,能辨认好坏也罢,不能辨认也好,我依然断断续续,有意无意的看着。
完整用心看完的数量不多,但是最近一两年,我发现,在无意间我已经爱上了看书,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没有这种喜爱之前,我看了的书,遇上人总要去展露几句,说说书中告知的道理,好像要把自己爱看书的人设坐实似的,仿佛这样就显得自己有文化内涵些,总要把爱看书这个兴趣强调下。
而当我真正从内心爱看书后,我反而突然不再向别人讲了,除非志同道合的,来了兴趣交流交流,如果只是流于表面的谈天说地,都不再有兴趣了,默默听着就好。
我只想自己默默的看,去感受作者传达的能量,也不在乎什么方法论,也不给自己设啥条条框框,遇到有想摘录的就摘录,有想法的就写想法,没感觉的就随意散漫的看,看多少算多少,当成生活的调味剂放松放松也不错。
就这样,不知何时起,我逐渐能辨认出哪些作者传递的观念是我非常认同的,因为这份认同我非常想从书中探究他更多,也想从中收获更多生活与工作的智慧指引。
沟通表达的逻辑也在无意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框架意识,职场中基本能按照自己的基本原则沟通,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观点和思想带着走。
思辨意识也逐渐有了一点儿起色,不会为了批判而凡事都先入为主的带着质疑眼光,也不会凡事都跟着别人思维意识下定论。
这些变化是自己恍然间回头感知到的,不知不觉间,已经一点点沉淀在自己思想里了,别人或许看不出自己有什么大变化,但是我自己却能真切感受到思维的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当然,不一定都来自阅读,也有来自我在工作生活中的历练,但不可否认,这个变化的推动里,阅读是占着非常大比重的。
这样的变化倒过来让我对阅读的喜爱度又上了一层,看到我觉得有价值的书,或是就算对工作没有具体价值,但是文风很喜欢的,我都忍不住想一一买下来看了。
以前空闲时间我逼着自己看,如今我只想能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看书,出门在外,我不再是着急下各种剧,用于旅途时间的打发,而是着急把想看的书都装入我的kindle,即便其实并不能看多少,但是就是觉得想看的都放进去才觉得踏实。
这便是我奇妙的阅读变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