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研讨交流的时候好几位老师都提到一个发现,当操作有了显性的立马可见的评判标准和结果时,孩子们呈现出显著的水平差异和性格表现差异,教师比日常的活动更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孩子的不同。
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在孩子们进入智趣教室操作PAD玩游戏时,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种孩子各种尝试,都敢把PAD给拆了,满是好奇和探究欲望,还有一种孩子做任何的操作都要看看老师,问一句“老师,你看我对吗”,稍有意外就会很担忧,甚至有的会焦虑到哭泣,因为自己做错了。
这个例子有触碰到我。
当成年的我们某天突然自我觉醒,开始找自我时,会很诧异的发展,很多思维的墙在童年甚至更小的时期就已形成。
比如,当我们遇到问题不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性的思维模式是“都是因为……所以我才……都怪它”,有可能是因为当我们摔倒时养育者就会拍着地、拍着桌子不停的重复说“宝宝摔疼了,都怪地,打它。”
比如,我发现我和很多人一样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愿意给家人添麻烦,往往是给家里报喜不报忧,再大的困难都自己扛,从小我们就有一个便签“好孩子”、“乖孩子”。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客体使用 ” 这个术语,意思是: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这让我不禁反观自己,是否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因为担心自己给父母添麻烦,害怕不敢去“使用”父母,而导致的任何事都自己扛着。这也导致我在人际关系中,很慢热,不愿意麻烦别人,即使很欣赏的人也是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又比如,老师们提到的这些不敢尝试的孩子们。我曾有一次去一个孩子家中家访,在家访的两个小时里孩子是在自己玩的,不需要妈妈陪着,但妈妈的一句话时不时的响起“不许弄……”、“别动……”。也许就是养育者和教育者类似的话如紧箍咒般的牢牢套住了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害怕出错,害怕失败。
所以,我跟老师们说,希望在我们的活动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多鼓励孩子,尤其是这样的孩子给他更多的肯定,让他更加的自信和主动。
所以,回家后我将这个例子分享了给朱先生,一起约定在养育的芽芽的过程中我们以鼓励和肯定为主,鼓励她自己去摸索,肯定她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和成长,不去粗鲁的告诉她很多看似有用实际无意的知识和大道理。高质量的陪伴,是我们终身的功课。
我喜欢阅读和做正念练习,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让我的认知更加开阔,能很好的去觉察和认识自我,拆掉一堵又一堵的墙,遇见更好的自己。
希望,我们孩子能不用这么辛苦的去拆墙,愿我们在觉察自我的时候也捎带着看到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