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受欢迎的成都土著
因为找工作,我最近和一些HR聊天。发现 ”不招成都土著” 基本上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公司潜规则
笔者也有一些外地朋友,也是对成都土著有种“懒,不适合创业,交朋友可以,不共事,不深交”的态度
这里的土著的量化标准是:身份证上510开头的各年龄段人士
(二)关于土著和外地人的战争
土著和新城市人的鄙视链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很可能是互相的。
和成都无关,上海也有,历史屡见不鲜
1970~1990 年代欧美历史早已先验,当外地人大量涌入时,反对声最大的是当 地土著。 土著们会抗议外地人抢走了工作岗位,抢走医疗资源,抢走教育资源,住房, 交通,治安,卫生,奶粉,风俗等全面冲突。 伦敦人为了反对人口增长,修建了超宽车道 Hwy 把伦敦包起来。以使得新区和 伦敦完全不可能靠步行来往。 保护伦敦市区的面积不再增加。其背后,其实是房东和土著们的利益。 巴黎的扩张,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压力。使得任何郊 区化的大规模开发都不可能实现。其背后,依然是房东和土著的压力。 -欧成效
我总结下:土著和外地人的鄙视链,背后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外地人觉得土著“压力小,自带房子BUFF,概率上多数人不奋斗”
土著觉得"外地人抬高了房价,拉高了消费,剥夺了我们的原本的阶层乐土"
(三)鄙视链客观存在,不存在对错
外地人对土著的地图炮:懒,无求,好吃懒做
土著说:你们搞新区,拉动房价物价,都是你们害的
有些文青们,这个时候会正经的说“大家别吵了,这些标签定论都很幼稚啦”
追本溯源,我向来看问题看本质。
如果存在 勤奋期望着,土著的勤奋期望值肯定低于外地来成都打拼落脚的新成都人
如果要问成都生活成本上升,原因是背后供需平衡变化,本质自然是涌入的外地人带来的
我说了这些,别和小学生似的,马上去否认,我也懒得去找数据支撑,你只需要知道上面2个都是事实。
(四)招人不要成都土著道德么?
先说答案:道德且正确
下面解释原因: 我们思考下为什么会存在标签?标签的背后只代表一个词语
效率
你想象下你是腾讯你来成都开公司,三千个人来争夺2个岗位,你是招聘经理,就算你有耐心,时间也不允许你一个个约谈面试。
所以最效率的方式,就是标签过滤。 排除成都土著,排除非985 211院校,排除本科以下,排除没有大厂经验的。
这样一下来,三千人变成27人,你看看是不是一周就能完成招聘KPI了?
所以 大公司这样做,虽然会错杀我这样的大好青年,但是确实最优解。
这样做的招聘经理,是正确且聪明的。
(五)土著“懒惰享乐主义”道德么?
一样先说结论:道德且必须这样
首先,土著大多自带2房Buff,如果再找个土著结婚,四套房子,双方父母住一套,自己住一套,还带一套可出租和出售。
而外地人来成都,往往面临买房成家,背后几十万的成本,势必你25-35岁这10年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下面谈理想,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志,而且如果人人都励志做乔布斯,社会也是运转不起来的。社会永远是金字塔模型,没有多数人的安于现状,哪来的聪明人靠后天去获得更多资源。
PS:虽然笔者也是土著,但是笔者内心不止步于现状,我内心永远有一团火焰,和下面宁静的理性池,还望各大雇主,把我单独标签化。
(六)城市战争的结局
成都已经经历了从土著的成都,到四川的成都的转变,现状正在走向中国的成都到国际的成都的转变,这样的环境下,红利极大。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村庄,110人:100个人农民+10个土豪,农民每个人每年分10头猪,大家安居乐业。土豪一年20头,大家也不说啥。
突然,今年租的供给变成了10000头,并且会有隔壁200农民+30土豪并入我们村。
按照以前的分发,10000头猪分了,还剩很多猪,怎么处理。
而这多出来的猪,就是城市发展的红利,懒惰的人自然落后,勤奋的人自然得到
符合市场
天经地义
(七)循环交替
土著和新外地人 都不是一个定语。
准确来说,几十年后,外地人的后辈也是土著。而土著的祖父辈也是曾经的外地人。
城市发展,循环替换阶层,弱肉强食自然是社会规律。
没有人赋予 土著一辈子安居乐业的特权
也要给与 外地人勤奋获取最佳资源的可能性
(八)生存规则残酷 我们能做的只有 ...
幸福来自期望和现实
幸福来自下一代对我们的延续
笔者成都标准土著,凌晨1年依旧持笔思考
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