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乡的春节
正如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所言,家乡的春节从腊八这天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早上,主妇们早早起来开始找五谷杂粮准备一天的早饭了。玉米、大豆、青豆、小麦、家里有高粱的也放一把。杂七杂八,随便掺和在一起就是一大锅。平时吃惯了细米白面,这天换个口味还是挺新鲜的。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扫灰尘。午饭后,主妇们换上旧衣服,扎上头巾把自己包裹严实,然后拿上一把大扫帚就开始了和灰尘的大作战。先是把屋子里的毡儿、被儿从炕上拉起来横着竖着一卷就是一座小山,然后上面盖上旧床单或者旧衣服之类的。柜上的瓶瓶罐罐往中间一挪,盖上塑料纸或者报纸。接下来该扫帚将军上场了,房梁上,墙上,窗户上,犄角旮旯都不放过。一扫帚一扫帚扫去一切晦气,也扫去一切穷运,以一个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二十三一过,大人们就开始忙了,烤馍馍就是一件大事。先是几家人商量好,哪天开始烤,在谁家烤。
各项事宜确定好之后,准备烤箱的那家男主人就在自家院子里砌好一个方形的土质烤箱,各家的女主人们就各自回家发面。家家户户都要和几大盆面,放在烧的发烫的炕上让发酵,上面盖上洗干净的塑料纸,再给盖上被子或者厚厚的棉衣服。
烤馍馍这天甚是热闹,忙碌。天还没有完全亮,各家女主人就把自家的案板、刀、擀杖、大筐小筐都抱到砌好土质烤箱的主人家,一天的忙碌就这样开始了。
主妇们在炕上并排坐开,一人一个案板,分工明确,有揉面的,有擀面的,有拿镊子在上面绘制图案的。精明强干的小伙子看着做好一盘馍馍就端出去让男主人放到土质烤箱里烤。
干柴烧的旺旺的,烤个七八分钟翻过来再烤另一面。一箱烤好之后倒在提前准备好的筐里,小孩子就上场了。碗里倒入半碗油,筷子上面绑一片干净的白布,然后沾上油,一个馍馍一个馍馍的给涂油。黄灿灿的馍馍表面涂得油汪汪的,看着就有食欲。掰开一个馍馍,松松软软的,喂在嘴里一尝,那个稥啊!甜甜软软的,既有面粉的味道又有糖精的味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寒冷的早晨,这就是一道美味、一种满足的享受。
烤馍馍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熬人的工程。因家家户户都烤得比较多,白天黑夜的就是不休息也得四五天。全部烤完之后,各家的男主人拉上手拉车子把自家的四五袋子馍馍全部拉回家。
馍馍烤完家家户户还要炸油饼子、炸果子。生活精致的人家还要炸蜜果子,炸夹板子。
临近过年,有猪有羊的人家就会杀猪宰羊。猪是养了一年的猪,是吃糠吃草长大的,肉吃着也有味。一口猪杀倒,邻居们你家十斤,他家八斤,一会儿就拿完了。
一切准备就绪,大年三十也到了。早晨,家家户户开始扫院子,贴对联,给先人烧纸。中午女主人们准备过年头三天的蔬菜:土豆、萝卜、绿菜都要提前洗好,葱蒜也要提前剥好。过油肉,鱼肉都要用油提前炸好。晚上女主人把屋子再彻底清扫一遍,摆上馍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男主人再放上几个大炮就开始包饺子守岁了。孩子们的心可虔诚了,因大人们说守着上香的人能考上大学,有的孩子就守在屋子里时刻准备着上香,直到自己累的睡着。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跟上大人到街上看社火。整条街上到处彩旗招展,到处灯笼高挂,到处人挤人。村与村的花车造型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五谷丰登,有的是百花盛开,有的是百鸟朝凤,有的是生肖属相……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各村的“龙”也是大同小异,只是“龙”身体的颜色不同,耍“龙”的人精气神不同。踩高跷的姑娘小伙子各个穿着红的绿的服装,画着浓妆如巨人般从人们身边高高走过。有的村还有轿子,年轻小伙子穿上驴的服装,戴上驴的行头,弓着腰吃力的拉着轿子里的大姑娘。大姑娘扶着轿子和小伙子步调一致的走着十字步。向前走上几步,“驴子”不高兴了,再朝轿子里的姑娘弹上几蹄子,姑娘也配合着向左躲几下,向后退几步,惹得人们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大人们从街上买来几包元宵煮给家人吃。乡村是没有花灯的,要想看,得坐上车去城里。
正月二十三在烧的旺旺的柴火中,在人们抢着燎干的笑声中,在用铁锹扬起的火星中,在“稻子,小麦”的喊声中,春节结束了。
第二天人们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