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鼎白茶的线下批发价格较2019年继续上涨,白毫银针的零售价格普遍突破千元每斤。关于对白毫银针的宣传,大部分商家都对背后的商业逻辑避而不谈,这个逻辑是白毫银针自08年后热度上升的最重要因素。大家普遍都不愿展露自己拜金的一面,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想投机赚大钱过好生活没什么丢人的,既然没人说,那黄小仙老A就摊开来聊聊吧。
先说结论:白毫银针对于大多数白茶从业者最大的价值绝对不是“因为品质高市场接受度高所以卖的好”,因为在白茶茶商的世界里,白毫银针是类似比特币的金融投资产品,比过去几年房地产的涨幅能力还强,这个价值才是白毫银针现阶段在中国茶叶市场地位的根本。
08年以前的百年间,白毫银针多以出口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占国内消费市场的比重极低,“淡味系”如白毫银针并无多少受众。这与早期的普洱茶有雷同点,不管本世纪普洱茶如何火爆,在上个世纪几乎全部的时间段,“味酽”的普洱茶在内地并无多少爱好者。
在08年,以福鼎市的陈姓领导为核心,福鼎市政府作出了一套值得国内所有产茶县学习至今的操作。以政策组合拳的方式将福鼎白茶推向国内市场前台,这套组合拳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各招数都在发挥作用,我挑两条对白毫银针影响深刻的说说。
首先,“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个比较押韵的营销说辞有了背书,暂不讨论该三字经水份和严谨性的问题,对于很多智力不低但也不太高的消费者来说,这九个字分明写的是“能治病、能升值、能挣钱”。
其次,福鼎官方对“升值、挣钱”这两个概念落地有了指导政策,让计划借此概念牟利的茶商没了后顾之忧,当普洱茶和黑茶还在用“单品标价”“新闻炒作”“拍卖”“口耳相传”等费力又猥琐的方法证明其“存放价值”,福鼎市政府已经为白茶的“存放价值”,甚至“价值多少”都背好了书,降低了做白茶生意的茶商的从业门槛。比如下面这张图。
上图数据在年份上粗暴的迎合了“三药,七宝”的营销说辞。实际操作中,因寿眉这一级别的茶叶在福鼎存在巨量的作旧茶,白牡丹的成品品质下限太低且同一年份不同质量价格跨度大,所以,质量下限相对高,茶青价格相对坚挺的白毫银针成为了囤货首选。
其实,福鼎的茶商们都知道,在08年的时候,白毫银针茶青的价格每斤只要10-20元一斤,品质合格的福鼎银针批发价不到100元每斤。很多茶商都后悔2015年之前没有囤货,所以坚定的认为福鼎白茶只要在涨价,那银针的风口还在,现在囤货,未来一定会飞起来。
虽然福鼎线下的批发成交价格远低于官方指导售价,但是,哪怕是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福鼎点头镇的茶青交易市场依然相对2019年涨了价,白毫银针的茶青价格坚挺在150每斤以上,成品批发价突破了600元每斤。
还有一个真实现象,福鼎的银针真正流入到消费者口中的并不多,在零售端,很多茶商想拿福鼎的银针都要费些劲,因为价格不够漂亮批发商宁肯自己囤着等升值。拿到货的零售商也会有囤货发财的念想。所以,哪怕当消费者指明要白毫银针,哪怕产品包装上注明是“福鼎白茶”,那一般情况下也是政和、福安、建阳、松溪、甚至福建省外出产的白毫银针先顶上。
为什么茶商们不囤福鼎以外的白毫银针?那价格不是更低吗?因为福鼎政府政策组合拳的作用,福鼎市内从茶青质量到各茶厂的平均工艺水准,基本高于福鼎外各地的上限(包括高于政和的大部分茶厂)。只要是有经验的白茶收购商,哪怕不用嘴尝,光看叶底均匀度都可以判断出哪些茶大概率不是产自福鼎(比普洱茶的鉴别难度低太多)。囤假货烂手里的风险极大。
不只是消费者,如果近几年下半年去福鼎逛,揭开福鼎本地各级茶商的盖碗,会发现他们不管是自饮还是招待客户,都很少有喝银针的。因为很多人都不想有类似“当年用比特币买了游戏装备”的那种遗憾。
既然大家伙喝的都少,我认为过多的去讨论白毫银针的“毫香蜜韵”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未来有一天,三年陈的福鼎银针起售都是万元每斤,那不如学学大益的金融普洱茶,让味道成为永远的秘密。(注:大益金融茶泛指大益公司定期推出的整件“投资”属性茶品,轻微调侃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