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听京戏或者说是看京剧,我不知道究竟是应该用听还是用看。因为京剧是声色的艺术,需要观众调动视觉和听觉。
据我妈说,我曾经对着电视里的戏曲能看上很久,究其原因是因为觉得里面人的穿戴很漂亮。看,我爱美的品性从小到大就没变过。我现在也忘了究竟看的是哪种曲种?是越剧?还是京剧?大概是越剧,据现在还有记忆能记起的便是梁祝的故事,一部越剧电视。后来还看过孟丽君,是王文娟演的,当时她已经70多岁了,但是扮相还是很美。我的天,我果然容易被美色所惑。根本没看出来她已经是奶奶级别的,记得是长大以后看介绍才知道的,不知道具体岁数记错了没。
好吧,重归正传。今天有同学请我看京剧。我很纠结,因为我怕自己看不懂。后来去看,是因为上演的剧场是最新修复好的中国大戏院。我是被历史建筑吸引过去的。然而当我看完这出霸王别姬,我突然感想颇多。
剧院的座位犹如陡峭的山崖,坐在全场最后排、最高层,颇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像君临天下,其实这是自我安慰。因为根本看不清演员的表情。我看到有经验的人带了望远镜。
因为是室内乐版本的京剧,并没有传统京剧中那种很嘈杂的京胡声。这是给我观感最深的。虽然我这种得陇望蜀的人会感叹一下失去了传统京剧的一点味道,但是能被人接受也是好的啊。当然以后也可以让喜欢传统的去看传统的,让不接受传统的去看不传统的。并不矛盾。
霸王别姬的故事其实大家耳熟能详。京剧主要选取了以下几个内容。虞姬等待霸王打仗回来。霸王战败而回,丧气非常,虞姬劝酒开解。霸王回营帐休息,虞姬出帐闲逛听到了刘邦军队的楚歌,以及巡视小兵的商议逃跑。回帐禀告大王楚歌一事。乌骓嘶叫,大王派人去一探究竟。小兵报告四面楚歌。大王叫人牵来乌骓,唱垓下歌,伤感无比。虞姬自请为霸王舞一曲,来宽解他。然而当听得八千江东子弟散尽,霸王要带着虞姬突围。虞姬说自己是累赘,要用霸王的剑自刎于他面前。然后去夺剑,夺了好几次,霸王都不许,最后她骗霸王有汉兵至,霸王不备,被虞姬夺剑,自刎。剧终。
在虞姬舞剑那一幕,霸王坐于桌后椅子上,虞姬在前面正对着观众,背对着霸王,准备开始舞剑。只见她左手单手执剑置于身后,低头,右手抬起,朝脸上抹去一个东西。这么一个动作让我突然顿悟,这是在抹眼泪啊!(虽然具体我没看到是从眼睛那边划过,还是从眼下划过。)让我看到了一个要让自己强颜欢笑,打起精神,为所爱之人献上最后一支舞,给他留下最美的印象而后诀别的女人的内心。这就是唐婉词里的“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的心态,加上汉时某个夫人快死之前不想让皇帝看到自己生病后丑陋相貌的心态,再加上茶花女死在最美时候的心态,给自己的爱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其内心之坚定赴死,却又舍不得因而痛苦悲愤,以致落泪。一想到这儿,我眼泪就流下来,擦也擦不干,自己都觉得自己那个矫情啊。
我和同学说特别羡慕人家的身段,那个手。好美啊,柔若无骨的感觉,摆出各种手势,代表各种意思。特别女人味。然后就想到前面说的,因为坐的太远,所以只能看到手势,看不到表情。因为以前看过梅兰芳的一段表演,各种手势加上眼神,那叫一个女人味十足,且是有神气和灵气的那种。
一场戏一个小时左右。接着是演后对谈。邀请了室内乐的作曲、指挥、京胡演奏者上台。我正在开小差,没有听到什么。接着是邀请主演虞姬的史依弘做了一个小访谈。哎呀,好羡慕她的女人味,即使是说话不经意间的手势都是那么柔。然后说的比较通俗易懂,不是那么高高在上。比如这次为什么用室内乐来配戏,有没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区别之类的。听后受益匪浅。她说其实京剧里,主演是全场的总指挥,如果她不唱下去,台下的乐器是一直在用散板吊着。我理解的意思是演员演到哪里,音乐跟到哪里。演员可以乘着过门的时候稍微的缓口气,休息一下。而现在换了室内乐,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对演员的要求就比较高。必须音乐和演员的表演完全匹配起来,不能出错。
所以总结下来,我觉得反倒京剧传统中的乐器,使用起来会比较自由和人性化,对演员的身体和心理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次演出也勾起了我对京剧艺术的好奇心。
有次在心理学学习共读互助小组开始之前,大家在看牡丹亭。就几句唱词,拖的那叫一个长,我很粗暴地说了句什么,被问会不会欣赏之类的。其实我会欣赏的啊,可我不想看电视,我要看现场。
还有一个,看京剧或者其他什么剧,最好是对故事和唱词有所了解。否则唱词难听懂,又要看唱词,又要看人表演,根本顾不过来。看一眼唱词,就失去了看演员表演的机会,演员一个手势就表达一个意思,一秒就是一个手势,你说错过了多少情节。
最后京剧真是一个需要观察和想象的艺术。一桌二椅,两个演员,就是整个舞台。能演出很多很多意思。没有想象能力绝对看不懂啊。就如同虞姬的那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