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的是很大的冲击力。算是很大的不一样与之前的不再一味的强调个人如何的努力。
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说勤奋是第一要务的话,那么天下最富有的应该是老农民了吧。
根据书的思路提炼一下
1、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头部。只做头部(有时候想想人人都应该学习编程,把一些严谨的东西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如果仅仅说“找到头部”,那真是机会多,但是人的精力又是非常有限的。那怎么办呢? 要非常谨慎的选择。这是很多人会讲到这里。还没有讲通透,有一些方法正如二八法则,冥律法则,正态分布这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已经验证过的规律, 不要对抗,要顺应,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风口的猪”。
可能我们的确是比较菜,没有关系,找到头部,不能直接抵达,那我们可以“曲线救国”从第二梯队一步步进入第一梯队。
2、系统思维,马哲讲、中医也讲辩证分析,不能只是平面看,单纯的看一些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一个结果找一个原因。可能看起来是逻辑自洽的,正如“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是可以的,就看你用什么的样的视角,一个事情发生了,那会必然会有你的版本,我的版本,还有真实的版本,要努力的去分析真正的原因与看世界的版本。《枪、病毒与钢铁》这本书之所以部受好评的原因是他提供另一个视角看世界的发展与演进, 并且逻辑完整,让人无力反驳。
3、开放学习(联机学习),学习为了什么?为了更好在这个世界生存,另一方面满足一下我们的好奇心。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图书、阅读每天看不完的朋友圈资讯。怎么才是好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方式呢。 结合芒格的做法,一方面系统的构建自己的(硬核)知识体系,这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是这个世界的底层源代码。另一方面是极其功利的学习,学能解决当下问题的,这个效率最高。书中提到一种IPO的方式,用问题来倒逼自己来输出,输出的可能是一个知识晶体、一篇文章,一个解决方案,还有可能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这里面要说一下德鲁克这个老爷子,一生著作39本,论文9篇,每一个都是一个IPO的结果。
学习的材料的选择,用好百知谷(百度、知乎、谷歌)找到知识的源头,从一手、二手学起。三手之后,知识浓度就要差很多了。基本上零碎程度,如果到了鸡汤的程度那也是不错的。学习过程书中提到了一个联机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说仅仅是联机的过程的话,那么从深度上还是不够的。概念一大堆,说的很顺溜,然后呢?是不是用“开放学习”会不会更加的稳妥呢。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与自己已经的结构发生关系的过程。这个关系越深,那对这个事情理解的也越深。时下的“翻转课堂” 。联机的过程也是取得共识的过程。一定要要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这样想吧。为什么同样的课堂里,学生学出的效果大向径庭。都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老师讲。每个学生背后的底子是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也是不同的。你看下《论语》的创作历程,都是其弟子一起“共识”出来的。现在看到的很多的佛经多“如是我闻”开头,也是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之前不太能理解有“入室弟子”、“关门弟子”这些说法。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了很多教辅,但是与老师一起的时候,可能是一个眼神。就完成了学习的过程。
4、保持好奇心
有的时候,常常有种学不完的感觉,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一定要把所有的网页看完。第一步的中已经说到机会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要“迟钝”一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当下只看与自己解决的问题想关的内容,如果还有想继续学习的不妨放到自己的todo清单软件,这样你有一天真实感觉无聊的时候,可以打开,找出一个话题出来。进一步的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通勤的路上,无聊时候(看完这本书基本上你不会有无聊的时候,人身难得,年华易逝),
5、持续连接
原来想的是保持连接,但是如果保持的连接的对方已经快要沉没了那自己是不是也要跟着一块消失,显然不是这样的。谷歌的网页的基本的排序算法是PageRank也是一个连接的思路,基本上连接的越多,那么这个网站的权重就越高。学术论文领域中也经常说一个引用的次数。道理也是这个。
如果你发现一艘火箭,别管自己坐哪儿,先跳上去再说
思考一个问题:马云爸爸是我们聪明10000倍还是比较我们勤快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