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于我,是在简单中寻找快乐,在一隅之地中怡然自得。写字,亦是如此。
幼时伊始,文字就一直与之相伴。“今天天气晴,中午吃个苹果,真好吃。”类似的日记不在少数,那时之苦恼,不在于怎么写得好,而是今天写什么。孩提时代的烦恼大多如此,如今看来的不值一提,确实那时的举足轻重,不过是属于记忆中的纯真美好。
留恋于诗词中蜿蜒的、暧昧的、欲说还休的意境,苦思冥想,学着诗人做怅惘状,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殊不知,真正的忧伤却是积郁于胸,难以抒发。一个人看了整夜的雨,然后什么都不说,这是诗;一个人看了整夜的雨,然后与另一个人说:“你好吗?”这是爱情;一个人看了整夜的雨,然后发微博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矫情。当时的文字,现在看来,多少是有些矫情且轻浮的。
之后,便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随笔。似是散文,但更多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夜不能寐的日子里,自我思考,进行着与人生的对话。“我从哪里来,将到何处去。”这般深刻重大的命题。思之不解却又无处倾诉,于是愈发积郁了。在文字中,自己进行哲学的辩证讨论,有时近乎呓语,仿佛整个人都充满了灵性。次日,却仍如凡夫俗子,没心没肺地吃喝玩乐。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纸醉金迷。仿佛人格分裂般,一个深沉稳重,一个轻浮世俗。精神上自我剖析,哲思解惑;生活中闲适淡然,自得其乐。向来,亦是一段甚为快活的日子。
而今日,更多的是回忆、整理。回顾来时路,与青春渐行渐远,甚感惘惘。原来我已走得这么远,把话说得酸溜溜,但却苦于值得回忆之事物寥寥无几,大多在迷茫与蹉跎中渡过。逝了流光,留了怅惘,甚是颓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读书和写字。有时因一事欲感慨以之,又因久疏笔墨,便只作罢。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你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也不觉得羞愧,就说明你堕落了。诚然,那段时间,便是空空以渡日。而今,想写点什么,又苦于时间之匆匆。
人生之无奈,大抵如此。
闲言碎语,心之所动,有感而发,各位看官只当茶余饭后的乐呵,看完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