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独生子女的时代隐痛: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开篇第一句话这样说: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作者在文中提到老友的经历: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读大学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见面之后,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
这是文章中举的第一个例子,不过也可以窥见全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我无意评论文中人物的表现。
我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生孩子?
曾经灵光闪现地冒出一个想法:这个世界真是奇妙得可以,比如它会把“人类繁衍”如此艰巨宏大的命题打包设计成几乎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不遗余力为之付出一生精力的一项私人任务。
比如,你的孩子不是强行分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主动把他生下来的。
基于这个事实,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得把他养大吧;
他的眉眼之间流转着你当年的神气,活脱脱一个年轻版的你,你待他胜过待你自己很自然吧;
他是你一手制造,那他所有的质量问题,该你负责吧;
本来就已经不退不换了再外加独生限量,那他与你的关系更非同寻常吧。
这一切,都给父母一个表象:“孩子就是我,孩子是我的”。
因为“孩子就是我”,所以对他好,就是对自己好。因为“孩子是我的”,所以他得随我心。
其实亲子关系的痛点多半来自这样的执念。
孩子小的时候,满足他生活需要、玩乐需要就足已。谁陪他玩的时间多,他就跟谁好。
所以,几乎没有一个小孩子不粘爸妈的。
但是,随着他的成长,身高、知识的同步赶超,你在他心目中的标杆地位一步步地让位于他的一个个阶段性的偶像。
起先可能是天线宝宝、虹猫蓝兔,后来到底是扎克伯格还是哪个韩剧明星,估计父母也不清楚。
这个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他需要什么,而他或许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己所欲,也请勿施于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估计是独生子女的表述:我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告诉我的父母,我需要什么样的爱,他们没听进去。
有次和妈吵完架没几天,在房间里听到妈在外面打鞋油。一开始以为她在弄自己的鞋子,因为我曾经很多次跟她说过,我不喜欢打鞋油,我还是自信我妈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悖着我来。
后来觉得不对劲,出来问,妈,你不是在给我的鞋子打鞋油吧?妈妈很得意的说,是啊,像是在说“前几天的事我原谅你了,你看,我都帮你打鞋油了”。
我瞬间明白了,父母和孩子其实一样。
当父母教育孩子不能违法的时候,当孩子想跟父母说请您尊重我的时候,都晚了,小事上养来的习惯,大事上纠正不过来。
可悲的是,当父母因为孩子哭着要吃冰激凌而发火时,可以美其名曰“不能惯出来这毛病”。而当孩子怪父母给她的鞋子打了鞋油的时候,那句“我说了我不喜欢”还没说出口就已经觉得自己理亏,因为明摆着后面会有一句“我为你好,你不领情,还来怪我?”。
其实,“孩子就是我;孩子是我的”,这就是一个美丽的假象。婴儿期过后,这个面纱就在慢慢地被撕开,只是身为过来人的父母不知不觉。
幼儿期的“我自己来”、青春期的“你别管”、到文中那个女儿的“为什么不经我同意就去南京,对我极不尊重。”
这样的表现,就是孩子一步步地在厘清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其他个体之间的界限。
你可能会问,那50、60后年轻的时候,怎么基本不这样。我在文章《你眼里的任性,恰恰是我的认真》里提到过独生子女的特点:
一他们遵从内心,崇尚自由。
人成长过程的遭遇会影响人的一生,在哪个阶段吃饭不愁,对人会有不同的影响。
贫瘠的童年、少年会让一些人长大后严重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的字典里,追寻内心的需求永远让位于抵抗未来的焦虑。
大部分90后则不同,他们从出生到长大,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同时他们又基本是独生子女,在同龄人的范畴内,他们的心灵相对孤独,孤独的心灵又特别善于思考。
吃饭不愁且内心孤独的他们会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二 他们质疑权威,自尊感高。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如果你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那我猜,你至少也是个70后。
要知道,独生子女政策下,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听得最多的应该是“宝宝怎么想?宝宝怎么说?宝宝,你为什么不说话?”
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从来就是直接跟大人对话,他们的话语权从小就被鼓励。
这样的他们质疑权威,不屑盲从,自尊度高。
时过境迁,人在满足了温饱需要之后,就会加强对更高层级需要的追求,比如尊重、独立自由、自我实现等等,而且这种力量就似弹簧,你越是挤压,他越表现出反抗。
倒是父母两口子闲云野鹤地自己悠哉游哉、乐不思蜀,孩子反过来会探头探脑地观察老爸老妈在乐什么,这个时候你们云淡风清地回一句:自己玩去。岂不很爽。
问题的关键又来了,很多父母长期习惯付出,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玩,怎么让自己开心。他们眼里都是孩子,所有有关孩子的才有意义,喜怒哀乐被孩子牵制,这样的人生很被动。
同样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话:一个我很敬佩的老师,他教中国电影史,课堂上讲到对“孝”的诠释。
他突然暂停下来,说:“以前中国有二十四孝,愚不愚昧暂且放到一边,这二十四孝有它能实现的社会条件。那个时候生产能力底下,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才能满足生活所需。况且交通落后,人们一辈子也就活动在巴掌大的地方。一个家族住在一起,父母兄弟姐妹就在眼皮子底下。
但是现在不是以前。生产能力上去了,养老体系也在健全,观念也在变革。很多人能凭自己的本事满足自己的温饱,包括老人。年轻人在现代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去更广阔的平台打拼。你把孩子绑缚在自己身边,一味让他尽孝,反倒有点不合时宜。
所以我和老伴也想开了。我们计划好了老年生活,也不想依赖孩子生活。我不能把所谓的‘尽孝’局限在自己的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我仍在坚持上课。因为在课堂上,你们都是我的孩子。而你们好好听课,就足以令我感到欣慰。”
学生说,这位老师的确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每次上他的课总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感。
我一直认为珍贵莫过亲情,亲情是割不断的。
健康的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子女都不会担心彼此互相抛弃。连接亲子关系的永远是爱而不是法律或者义务,除了爱其他情感无法逼迫谁为谁付出。
如果,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先变成什么样的人。
现在,我希望你快乐、温暖,所以我先变成快乐、温暖的那一个。
奉上纪伯伦的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