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在新西兰南部山区的大巴车上,我们的导游郑先生跟我们说了这三个乐。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在思考什么是快乐的人生,如何才能快乐的问题,想起了郑导的这三个乐,我觉得这是表达极为准确而又极易理解的人生态度。
知足常乐
我想知足常乐大概有两层意思。
一层就是相比而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没有豪宅、别墅,但是我有个两室一厅,三口之家可以安居乐业。我没有两室一厅,我现在买不起房子,但是我可以租房子住,房子虽然不是我的,但是我起码没有露宿街头。尽管我露宿街头,但我没有衣不蔽体;尽管我衣不蔽体,但我四肢健全;尽管我身有残疾,但没有奄奄一息。
这是一种知足,我最起码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惨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难处,我家也有我家的快乐。每天忙忙碌碌,回到家看见妻子和孩子的笑脸就觉得一天没有白忙活。
另一层是自反而足。不向外看,不跟谁比,无愧于心即是足。
我有我的价值观,我不需要用外在的尺度来衡量自己。
曾子讲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转换到现在的语境中就是“有没有对得起老板,有没有对得起客户,有没有对得起家人和朋友,品德和技能有没有长进?”
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大部分人在睡前问自己这个问题应该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而后安然入睡。
如果换成另一种反省:“我有没有赚够多少钱?我有没有当上副总裁?我有没有别墅?”
估计大部分人都会焦虑了,然后跟老婆、老公一说,还会相互埋怨,“你看人家谁谁谁,给老婆买了新包包,买了玛莎拉蒂,买了汤臣一品。你说你这些年都干了些啥?”
如果功利一点分析,像曾子那样自省的人,反而更有可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为老板赏识,客户认可,家人开心,朋友信赖,人品可靠,技能过硬。
自得其乐
导游的工作是很累的,尤其是带海外团。但是,郑导永远都是乐呵呵的,在大家觉得无聊的时候,还要给大家唱歌、说相声。郑导是有乐享乐,没乐找乐。
其实每一种工作都有有趣的部分和枯燥的部分。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只有乐趣的工作。所以,我们就要阻断工作中那些繁琐、枯燥、压力的部分带给我们的伤害。有时候是苦中作乐,有时候是以苦为乐,有时候是没乐找乐,更进一步地,无所谓苦乐,而皆为乐。
要按照佛家来讲,乐和苦都是一种感受而已,没有什么差别,你之所以感到苦,是因为你贪恋乐,当乐消失了,你就觉得痛苦了。但任何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乐不可能永恒,苦也不会永远持续。所以,你要保持平等心,不去贪恋乐,不去憎恨苦。
在儒家来讲,自得乃是一种得中庸之道者的境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即在任何情况下,富贵、贫贱、夷狄、患难都可以秉持中道,不怨天,不尤人。这是自得其乐的最高境界。
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不好、喝不好、住在贫民区还很开心,正是自得其乐。
梁漱溟先生讲对待人生有三种态度,一种是逐求,一种是厌离,一种是郑重。逐求往往求而不可得,厌离常常离而不可能,而郑重便是中庸之道,便是物来顺应,不去追逐,也不逃离。
我想,这自得其乐,便是一种郑重的态度,是一种应对人生风浪的功夫,是一种过平常日子的诀窍。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我们抱着一种恭敬之情、认真之心,享受平淡的滋味,享受其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安然、平和的感受,是一种内在的享受。
助人为乐
在新西兰,有的酒店没有电梯,而很多女孩子无力把行李箱提上楼,郑导就一个个帮忙提到房间。大家有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郑导都帮忙解决。
你可能会说,他是导游啊,当然要做这些事了。但是,尽职尽责和助人为乐还是不一样的,尽职尽责是完成任务,工作者未必享受那个过程,而助人为乐则是乐在其中,帮助别人一分,自己快乐一分。我能感受到他的那种乐在其中。
富兰克林道德观的核心理念是“侍奉上帝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行善。”这种道德行为有一层宗教的虔诚在里面。
孟子讲:“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看见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而生起恻隐之心,不是因为跟孩子父母有交情,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声。
帮助别人源于我们的同情心,见他人痛苦,遇到困难,我们会感觉到像自己在受苦。而解除他人的痛苦,也就解除了自我的痛苦。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讲,人类以群体协作的优势走向物种之巅,乐于帮助同类是人类战胜外界挑战的一个重要行为特征。所以说,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创造了助人为乐,而是人作为一个物种,进化出了助人为乐。
我在这里说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在郑导身上,这三者是一体的,工作生活处处皆是助人,在助人中自得其乐,而以此为自足。
再次感谢郑导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旅程,感谢郑导给我的启发。
愿每个人可以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享有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