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
某市距离长沙三个半小时,只通绿皮车。买票前曾犹豫过是否购买卧铺。此刻盘腿坐在床上,在MacBook Air上敲下这些文字,非常庆幸选择了卧铺。
窗外掠过一幅幅风景,掠过茂密的丛林,掠过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下午两点的阳光任性而肆意的洒在窗沿水杯上,我想,即使为了窗外的景色和阳光,为了旅途的安静舒适,也要好好写文。
排队取票时,前面一位高高的姑娘在窗口取了一张票,解释道,“另一张去南昌站取。”
“在这里要加收5元异地取票手续费。”,她说。
一个男生丢了一部iPhone 4s,找了整整两个月。这两个月里他一有空闲就刷网站、找攻略,后来闹到警察局,终于拿回手机。男生很得意,精心写了一篇内容翔实、图文结合还附带各种链接的“攻略”贴到网上。下面有不少人跟帖高呼“大神”,“收下膝盖”。
有人会为了省5元手续费忍受在春节拥挤脏乱的车站排一个小时队,有人会为了找回一部手机奔波两个月,有人买5元一斤的橘子,也有人买50元一盒的橘子。
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就在我们生活周围,不同的生活塑造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也反过来造就不同的人生。
如果是以前,我大约会大言不惭的对女孩说,为了省五元度过糟糕的一小时不值得!
我大约会跟帖抨击“找手机男”,你知不知道两个月可以做多少事情,两个月可以创造多少价值!
后来这样的话越来越难以说出口,也不敢再轻易评判对错。因为我不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对于那个姑娘5元钱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但是我想肯德基打零工1小时14.5元,我想只要认真生活,就绝不至于过得太差。就可以把一些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
2.你值得过更好的人生
你以为最残忍的是柔弱小美女被黑心强盗蹂躏迫害吗?不,不是的,最残忍的是一个20岁的姑娘拖家带口过着一成不变的灰暗人生,另一个20岁的姑娘在深夜台灯下书写着下一次出国游学计划。
两个年轻姑娘在地铁相遇,看起来她们之间只有一米的距离,实际上隔着思想的鸿沟。
一个生机勃勃,一个黯淡无光。
相对物质来说,因为不同的思想与价值观造成截然不同的生活,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就像那句俗到透顶的话,“你值得过更好的人生”。
佛家说法是,“从无明走向有明”。
网上很多口水文,一个故事配一个大道理,看完觉得心有所悟涨姿势,但是关掉手机生活依旧继续,依然按照固有模式行事。
为什么花钱买时间不是我张张嘴对方就能理解。
经验从来不是看看书就能获得,也不是听一场演讲就可以变得超级厉害。心智没达到相应水平或没经历一些事情,是不会理解相应道理的。
或许你以为你懂得,但懂得不是言语上的赞同,懂得体现在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上。
3.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那是什么造成了价值观的不同呢?
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所接受的教育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塑造我们的价值观。而在独自面对世界时,能随时随地滋养心灵的,是书籍!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自从碎片化便捷阅读成为趋势,网上便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浅薄文章,俗称知识快餐。
一篇文章概括一本书,一篇文章说尽人生必须知道的100个道理,一篇文章教你如何在职场如鱼得水翻云覆雨等等。 我们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一篇又一篇点击收藏,迫不及待把所有的至理名言、人生干货塞进脑子,以为看完了就会拥有成功的密匙!
这样的阅读就像填鸭式教学,囫囵吞下,次日知识从肛门奔腾而出、呼啸着离你而去。
碎片化阅读会使我们失去思考能力,过多的信息影响专注力。某种程度上来说,碎片化阅读看似在短时间学到许多知识,其实使人愚钝。
一本书绝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概括。看书不是划重点和摘抄名言,看书看的是作者的思维模式,看的是文字背后闪耀着的思想的光芒。
但怎么办呢,世界就是浮躁成这样了。
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好故事?
真正的好故事百转千回,看故事脉络,就像看着自己的人生。初始我们看的是主角与情节,心绪为主角而牵动;之后发现里面每个人物似l都有自己的影子,是现实活生生的写照,一本书一个微观世界;再后来,发现一字一句的精致与奥妙,增一字则太肥,减一字则太瘦。
优质文字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真正的好故事不说言之凿凿的大道理。好书在你沉浸其中时,某段文字唤起脑海遥远的记忆,那一刹那,你感同身受,领悟融入血液。
看过的书,“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