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评书,不由得就想起了单田芳老师的开场白“说书唱戏劝人芳,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小的时候,电视还未普及,收音机已经成为必备的家用电器了。儿时总是习惯玩着折纸听着收音机里各种各样的评书段子。不论《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还是《薛家将》、《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说岳后传》,年纪虽小,却听的津津有味。
后来不论看书还是影视剧,很多故事背景都是小时候听评书得来的。
最近儿子再读青少版《三国演义》,对于八岁的孩子,读的过程中问题很多,抑或读不懂,抑或会错意,总之,欠缺些火候。在他一遍遍问我:“妈妈,什么是方天画戟?”“妈妈,三国是哪三国?”“妈妈,赵云和关羽谁厉害?”面对这些问题时,想起自己的那点儿三国知识,大多还来自于儿时的评书段子,于是,我给儿子下载了《三国演义》评书。
还真别说,当年我在中学时看的《三国演义》原著都迷迷糊糊,和儿子一起听评书却使我清亮了许多。
每天吃饭时打开手机放一段儿,送孩子上学时放一段儿,睡觉前再放一段儿,我和儿子都听的津津有味。尽管里面也会有许多绕口的话语,也会有许多难懂的名词,但抵不过先生生动有趣的嘴皮子功夫,太吸引人了。
儿子时不常的还会冒出特别形象的段子:“燕人张飞在此,吕布不要猖狂!”“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身高九尺!”“姓张,名飞,字翼德,黑脸大胡子,身高八尺有余。”“这狗官!如此傲慢!待俺老张将他扯下鞍~桥!”
时而又把他感兴趣的人名嘟囔一遍: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曹操曹孟德,吕布吕奉先,诸葛亮诸葛孔明……
偶尔还给我讲讲传国玉玺的来历:“妈妈,玉玺就是和氏璧,和氏璧是一个樵夫砍柴时发现的,后来献给了皇帝,做成了玉玺……”还别说,说书人总是遇见新名词给解释得清清楚楚。评书真是讲的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时而异想天开说道:“妈妈,要是曹操被杀了,就不会有后面的魏国了。”令我不由得想起了时下最流行了穿越小说,嗯!小家伙发挥想象就可以另创一部“新三国”了。
有了听三国的经验,儿子再读经典名著时,我都会给他提供相关的评书段子。当然,遇到有趣的评书段子,我也会寻找相关书籍和孩子共同阅读。
听着评书,看着书,当评书遇见书,让我们的评书更厚重。看着书,听评书,当书遇见评书,让我们的阅读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