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分為已病与未病,良醫識未病、治未病。
神醫扁鵲進見蔡桓公。扁鵲說:“您在肌膚紋理間有些小病,不醫治恐怕會加重。”蔡桓公說:“我沒有病”。
扁鵲離開後,蔡桓公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來當作自己醫術的功效。”
過了十天,扁鵲復見:“您的病在肌肉裡,不及時醫治將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不理睬。
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進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腸胃裡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蔡桓公又沒有理睬。
過了十天,扁鵲遠遠看見桓侯,掉頭就跑。桓侯於是派人問他。
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紋理之間,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病在肌肉裡,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在腸胃裡,用火劑湯可以治好;病在骨髓裡,那是司命神管轄的事情了,醫生是沒有辦法醫治的。桓侯的病現在已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
過了五天,蔡桓公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這是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蔡桓公於是病死了
病之所生不离風,《黃帝內經》對風有精闢論斷:“风者,百病之长,至其变化,乃为他病。”《內經》認為風是致病的最主要因素。
風是患病之因,有時,風也能主導一場戰爭的勝負。三国時曹操攻吳敢于在赤壁锁船列陣,只因曹操知曉冬節天不會吹東南風,不料諸葛亮棋高一招,用道術借來東風,使用火攻,大敗曹操,獲得大胜,三國之勢,由此而成。一場風直接決定了戰爭的胜負。
風還有教化之喻義。《易經·説卦傳》曰:“帝出乎震,齐乎巽。” 在五行上,木主風;在方位上,位居東方。八卦中 “震、巽”都為木,木主風,亦主仁,所以《易經 觀》以風喻教化,“風行地上”,方能“以省方觀民設教”。風為天地之使,巡視四方,以仁德分布八方,仁貫四气,普施四德,民養成仁心恆德,社會風气方正。
“風”不僅運用在戰爭,中醫治病,社會風气教化等各个領域,在居家風水設計方面也注重 “風”的調整。老宅進門処往往設置牆壁作為照壁,避免風直穿入房;現在人們在住房門口設立玄関,也是用風水調風納吉氣的一種方便法門,風水以“避風、藏風、納气”為重,風之時義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