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汇通面"
做为一个陕西关中人,对于面食的喜好应是缘自于骨子里的。自古秦地咸阳属关中腹地,古代的咸阳名气确实了得,大秦故都的咸阳更是我大中华人文史中翘楚,勿用质疑。
如今咸阳让面食情结浓重的人们牵肠挂肚的,有一种面食叫做“汇通面"。已不记得从何时开始,咸阳市彩虹厂附近的汇通十字路口,原汇通商厦门口的一片空地上,突然间"长"出了一个以卖关中凉面为主的摊点聚积夜市。这"汇通面"是出锅的面条不过水,陕西人称"热碗凉面",这种吃法对胃肠好,好消化还养胃。
这些摊点是"昼伏夜出"几十年如一日,有意思的是,几十家面摊上面条的宽、窄、薄、厚,和拌面的佐料,到锅锅灶灶,以及面摊的形式,通通都一样。不同的是,摊主和做面的师傅的招牌名号;但在这不同之中,还有所有人的工作服都一样,包括亲切热情的招呼声,"来几位?坐这儿,大碗、小碗,辣子多少?"(此处陕西方言)而这其间的不同,只是因男声女声而异了,更重要的是每家面的味道确确实实不同。而且大家在一起做生意不争也不抢,招揽生意和平相处,因为相邻两家锅头挨着锅头,边往锅里下着面边相互聊着天,锅里热气腾腾的面条在翻滚,锅边的邻居师傅也闲传谝(陕西关中方言)的火热。
话说"汇通面"的经营方式,是每天晚上六点之后才集体出摊,在这个节点上,之前清冷的场地会瞬间灯火灿烂,烟火辉煌,一派人间知识面滋味的气派。这场面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随着一声声秦人气派而淳朴的招呼声。不由得让人驻足不前,每个摊点钱热气腾腾,热情涌流。往前一步,面摊前的就餐桌椅板凳虽然简陋,但食客们只是忘我地关注着自己碗里那油汪汪光滑筋斗面条。举箸挑起面条,“哧溜"一声入口,惹得行人不尝一碗都难以自持。抬头即见卖面食师傅边招来着生意,一手抖动着拌面的大勺,一手熟练往面条里头搁着调料。还没回过神的瞬间,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已经摆在了眼前,面条里相间着绿的菠菜、红的萝卜、黄的土豆丁、肉臊子,这"色"这"香"是何种的美滋美味!
我家二姐多少年来天南海北的飞,但每次下飞机第一站必是"汇通面"。许许多多的咸阳人在外面的世界无论畅游多久,然而最割舍不下依然是这一碗面。"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那一刻虽然少了"菊花酒",按关中人的习性,这一碗热辣的凉面,是道不尽的那一份浓浓的乡情,也是一碗已深入秦人骨髓的面,这滋味已在秦人的血脉流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