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我文章的人,或许会认为我在育儿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其实不然。哪个妈妈不经历鸡飞狗跳啊!
由于内在小孩还没完全长大,我也总是时不时就会掉进坑里。远的不说,今早不到一刻钟的上学路上,我和儿子之间就已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2
爸爸出差还没回来,所以还是我送老大。
今天有社会课,老师之前布置了两个作业,这节课都要反馈完成情况:
头一个布置于一个月前,老师让每人种一小盆菜籽或花籽,每天写观察日记,今天把苗儿抱到学校,同时上交日记。
第二个作业是上周布置的,每个人自创或改编一个游戏,今天在班里汇报。
刚出家门,他就在后面念叨:“妈妈,我再跟你说一遍游戏吧!”
他不太确定自己的游戏好不好?!我捏不准。
事实上,他前天就开始编了,这次只是接着往下说。感觉刚开始还比较清晰,后面越来越复杂。于是,我忍不住插嘴道:“好游戏得好玩,但规则要简单。你后面是不是有些复杂了呢?”
“那好吧,这个不要了!我重新想一个!”他明显带着情绪,很显然,认为我否定了他的创意。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跟我分享,并非寻求帮助,而是期待得到认可。此时我提建议,在他看来,无异于全盘否定。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能想出一个游戏,而且能把规则考虑得十分清楚,虽然有些复杂,但对他来说已实属不易了!妈妈不仅没看到这一点,反而以上帝的视角,要求他达到最高水准,难怪他会生气呢!
可这些只是我的后知后觉,那个当下,我仍然窝在自己的坑里没爬上来,一听到他不仅听不进去我的建议,还如此走极端,就忍不住一肚子气!
“随便,要不要重新编游戏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关于你的游戏,我不再发表任何意见!”我气呼呼地甩下一句话后就闭嘴了。
他也不吱声了。
大约五六分钟后,身后突然传来他的大叫:“哎呀!我的小苗坏了!”
听他一说,我也有些紧张。要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他辛苦准备了一个月的结果。如果小苗坏了,这对他打击也实在太大了!
“是压折了吗?”我小心翼翼地核实。
“不是,都打弯了!”他难过地说。
哦!那还好。
就在这时他又叫了一声:“哎呀,我的记录单也破了!上面还有好多泥点子!”他的语气里明显带着前面积压的情绪,可那时的我仍然没感觉到。
“我把它扔了吧!不要了!”他气急败坏地叫着。
“完蛋了!”
“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她会打死我的!”
“我现在就扔了吧!我要扔掉它!”
……
他一直生气地念叨着。
3
短短的几分钟内,他再一次走极端,让我特别搓火!于是,我想都没想就来了一句:“扔呗!这是你的东西,你随便!”特别冷漠,特比无情!
说完这句,不知道哪根筋突然转了过来,我意识到自己再次掉坑了。打了一个激灵,完全清醒过来。
无论是编游戏也好,种种子也罢,都是儿子自己的事情,我却混淆了界限,不由自主掉了进去,因而恶化了问题,破坏了关系。
原因是他的情绪触碰到了我的某些痛点。但时间太紧,我来不及细究,只是清楚: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一定会像儿子那样特别懊恼、特别难过的!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不是讲道理,更不是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倾听和陪伴。
我深呼吸,调整好语速对他说:“对不起,妈妈太着急了!种西瓜苗花了你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你特别在乎它们,也特别喜欢它们。可是今天却不小心弄坏了,你一定伤心极了!”
他带着一点哭腔,难过地说:“是啊!小苗儿都这样了!纸也破了!”但语气里的愤怒已然消退了不少。
“嗯,妈妈特别理解你!你这么用心,竟然还是弄坏了,如果是我,我也会特别难过的!” 继续回应。
“妈妈,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他很担心。
“你觉得作业没做好,害怕老师说你,也担心成绩受影响。”
……
无论他怎么说,我都给予他平静而温和的回应,虽然倾听的水平实在有限,车轱辘话来回转,但不知不觉中,他的情绪就慢慢地稳定了下来,最后已能平静地问我:“妈妈,待会到学校你能帮我把报告单粘一下吗?”
“没问题呀,时间还多着呢!”我也感到轻松多了。
“可上面的泥点怎么办呀?”
“这个不要紧,干了就能抠下来。虽然不太干净,但作业还是完整的。”
“嗯。”他不再说话。到此为止,他的情绪完全平复下来。
我腾出一只手,伸到背后握了握他的手。这是我们每次互相鼓励、温暖或和解的一种方式。
一场小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4
短短的十多分钟里就发生了这样一段插曲。
回想整个经过,我才意识到:正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意志脆弱、容易自暴自弃的人(这一点恰恰是我最难以接纳自己的地方),所以,当儿子出现相似问题时,便会引起我强烈的负面情绪。
那一刻,我迅速回到孩童状态。于是,表面上看,是妈妈在教育儿子;实际上,则是两个孩子之间在吵架。
两个气急败坏的孩子,怎能解决问题呢?!
一个没有长大的妈妈,怎能帮到孩子呢?!
如果我的内心没有伤痛,或者即使有,在最初就能及时觉察,那么无论外界发生任何事情,我都能泰然处之。即使在情况最糟糕、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给予他很好的帮助。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那句话:亲子关系的本质,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父母成长自己。
成长中的大人,其实跟孩子一样,必然会犯错。
所以爸爸妈妈们,当我们发现自己总是跌进坑里,永远不要懊恼、气馁,意识到了就马上爬上来,继续上路。
毕竟,种树最好的时间是25年前,其次是现在。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