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第三章《童年与青年》,我为东坡感到开心。在他6岁到16岁的这十年间,他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无不影响着他传奇而丰富多彩的一生。
童年,梦想开始的地方
东坡天资聪颖,这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渐渐显露出来。6岁时,东坡进了一个不大的私塾,说它小,是因为这里学童百人,只有一个道士老师。在这帮孩子中间,和他一起深得老师欢喜的还有一个孩子,他就是陈太初。但是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太初考中科举,出家做了道士,一心求道成仙去了。林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他“白昼飞天”的有趣故事。不解先生为什么在这里用了一段文字解说这件事情,难道和东坡晚年求道炼丹有关系?百思不得其解。
幼年时,东坡在读书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兴趣。下学后,他就回家窥探鸟窝。母亲严格立下规矩,不准家里任何人捕捉鸟雀。正因如此,多年之后,鸟雀都知道在苏家的庭院里不会被捕,不会受害,鸟与人非常亲近。对鸟如此,况且人乎?东坡的悲悯情怀,是和母亲的良好家教分不开的。
那是在东坡8岁到10岁期间,他的父亲进京赶考。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时候,家中就发生了一件事。东坡的传记和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记载过。
母亲那时候教孩子们读《后汉书》,当时的后汉宦官当权,贪婪、纳贿、滥捕无辜,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的书生儒士,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都纷纷上书弹劾奸党。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叫范滂。而苏洵的妻子正教儿子读《范滂传》。其中大概讲的是:范滂遭到朝廷抓捕,为了平息灾祸,安定年迈的母亲,他自动到监狱自首,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仲博。母亲安慰范滂说,你现在已经和前辈李杜齐名,死有什么遗憾的呢?自古名声和长寿不可兼得。范滂感激涕零,再拜而别。当时他三十三岁。
小东坡读了这个故事,立志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说:“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简单的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苏母根本不知道,彼时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也许东坡对美德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便在那一刻已经潜滋暗长了。
一个孩子能走得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联系。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想想历史上那些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母亲吧:
孟母择邻处,断机杼成为教子的楷模;
徐母辨忠奸,痛极自尽是徐庶永远的遗憾;
岳母大胸襟,刺字儿背训子报国美名传。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应该算上一个。
幼年时,东坡的叔父已经坐了官。有时候,经常有官员经过眉山镇,到苏家拜访。每至这时,家中忙得不亦乐乎,摘菜,宰鸡,治筵席待远客。这一切在东坡眼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知道在当时的东坡看来,有无这样想过呢?毕竟在彼时,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一的荣耀成功之路。
那时,读书闲暇时,东坡和弟弟辙也常到村中去赶集,或在菜园中掘土玩。他们发现了一块晶莹光泽的石板,也许他们用此作了砚台吧。对于文人而言,好砚台是书桌上的重要物品。更何况对于一个集诗、文、词、书、画俱出类拔萃的东坡来说呢?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东坡10岁时,文笔已初长成。在他写过的一篇叫做《黠鼠赋》一文里,可以发现其出奇的诗句。他不仅自己着手练笔,听课也是相当的入心。那时,老师给孩子们读一首长诗,诗中描写的是当时朝廷上一群著名的学者。小东坡非常好奇,总是问到与他们有关的问题。在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哲宗皇帝的统治下,他极奖励文学艺术。国内太平无事,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与宋朝交好,也相安无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东坡第一次听到了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名字,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当下很受鼓舞。这是第一次除了家长、私塾先生之外的文学启蒙。而这些都是从未谋面的前辈,也是对他将来展露头角的预示。
东坡11岁时,进入了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那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能够熟练背诵。发奋的学生都能背下整本整篇的文字。背书时不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辞也不可忽略。学生不仅背文字,书末还要加标点。只有加上标点,才能检测出学生是否了解。有时候,苦读的孩子甚至要抄经书和正史,东坡就是其中一个。这样逐字抄写之后,对书的深刻印象,绝不是仅仅阅读几遍就能比的。也正是那时候的疯狂抄写和积累,东坡后来每向皇帝进谏或给皇帝草拟圣旨的时候,他都可以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同时,书法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训练,难怪乎东坡书法也自成一体。
在兄弟俩熟读大量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不是父亲水平太低,而是当时的科举考试要求真的太高。它不仅要有记住事实的好记忆力,还要一般正常的智力。智力和创造力过高,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苏洵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在作诗上,就显得略逊一筹了。父亲落第归来,自是垂头丧气,懊恼不已。
当父亲倚床听到两个儿子的朗朗书声后,心中的失落感隐隐褪去。他的心情很矛盾。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书声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希望。他坚信两个儿子猎取功名必然成功,受伤的荣誉心也慢慢不药而愈。
此时,两个青年的儿子,在熟记经史和书法上,已经胜过其父,大有“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势头了。苏东坡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的东坡,在学术思想上比起父亲更渊博。幸运的是,父亲苏洵一直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育儿子,深研史书为政,国家盛衰隆替之道。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过:“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这句话道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作用,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里的重要作用。苏洵在求取功名的路上,失败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沉淀自己,把平生之所长传教于孩子,寄希望于孩子。对东坡万幸的是,他的父亲苏洵一直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之风。这也正和后来的欧阳修改革文风运动不谋而合。一味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宋代文风里站不住脚跟,即使千年过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喜欢简单淳朴,打动人心的文章。
东坡16岁时,他们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东坡的姐姐嫁给了东坡的一个表兄,也许是在夫家受程家人折磨,不久去世了。痛失爱女的父亲苏洵恼怒不已,决心为死去的女儿讨个说法。他写了一首诗,暗含毒狠的字眼儿,为女儿之死自责。他编了一个家谱,刻在石头上,上面立了一个亭子。为庆祝这件事情,他把苏姓全族都邀请过来,要当众谴责他妻子家。在仪式上,苏洵真的把妻子的娘家彻底得罪了。不过他已经准备和这门亲戚断绝关系,他警告两个儿子不要和那个表兄来往。这件事之后的四十年内,东坡兄弟一直没有和那个表兄往还。直到老苏去世之后,苏轼兄弟和外婆家的表兄弟,保持着很好的亲戚关系。
不说这件事让东坡母亲程氏为难,单就苏洵对豪门的挑战与谴责,无不显示其激烈的性格,他的嫉恶如仇,在东坡的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不是第一章里提到的遗传呢?
弟弟.妹妹.情人
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相亲相爱相知相念之乐,未见过“二苏”者。特别是比起曹丕与曹植、鲁迅与周作人两对兄弟来,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苏家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子由一直跟其兄学习,未曾有一日分离。子由曾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兄弟二人是同科进士,同年步入仕途。两人的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宦海沉浮的荣枯相同,变法斗争中共同进退,晚年又同样被贬到南方的蛮荒地带。兄弟二人忧伤时,相互慰藉,患难时相互帮扶,东坡每到一处,都要给子由寄信赠诗。子由也常有回作。
两人性格各异,却又明显互补。东坡文人气十足,个性鲜明,不合时宜,旷达洒脱。子由冷静机敏,沉稳内敛,人情世故高东坡一筹。常常给兄长以忠告,所以他的仕途相对平坦点。
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的知己。
东坡有个手足情深的弟弟,这是事实。但是说其有个有才华的妹妹,这就不大可信了。
在中国流行一个美妙的传说,东坡有一个不甚美但有才华的妹妹。她嫁给东坡的门下学士,词家秦观。在林大师的文章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处能够证明东坡有妹妹的文字记载,也无从查证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但是这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了文人雅士茶余酒后最好的话题。如此这般,足以表示东坡的人品是多么投好中国人的癖好。这大概也是大家对东坡的一个美好愿望吧!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个女人,给了东坡不一样的爱情。她们就像一场长长的接力赛,每人都陪伴东坡走过一段难忘的宦海沉浮的艰难岁月。
东坡在未成家之前,喜欢过自己的一个堂妹。一个让东坡“心如刀割”的女人。在宋代,表兄妹可以结婚,堂兄妹却不行。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个毕生念念不忘的堂妹也便成了东坡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就是有情有义的东坡,深情如一的东坡,受人顶礼膜拜的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