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同学把上网课的地盘从书房迁到了卧室。她的卧室朝南,光线充足。书桌临窗,窗外是一片春天。大香樟的球形树冠正绿意盎然,叶片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我猜想小朱同学搬“家”,大概是迷恋这窗外的绿意和香甜的微风吧!
我在客厅改着学生的作业,忽然,一阵叮叮咚咚的悦耳铃声响起,是风铃的声音!循声而去,原来小朱同学把那个蓝色的旧风铃挂在了窗框上。一大摞书整齐码放在书桌上,木笔筒里的笔错落有致,小朱同学埋首在整理学习笔记。又一阵轻风拂过窗前,那风铃的几根小圆管互相碰撞,丁丁当当,发出高低不同的欢快音响。好惬意的学习场景!好熟悉的十六岁!
这个蓝色的圆管风铃,是我的十六岁记忆——
那一年,初中毕业的我们,怀揣着为人师的梦想走进师范学校。我们十个同学共居学校111寝室。十姐妹中,除了一位来自猇亭外,其余都来自宜都各乡镇。近地域的我们相处融洽,团结似一家。进校不久,学校便举行“雅室”评比。记得评比通知下发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寝室长侯老大便数次召集我们讨论布置方案。于是,吃饭时在议,洗澡时在议,睡觉前在议,大家从寝室名称、内务整理、文化装饰等诸多方面提了建议,最后形成决议。在侯老大的分配下,全家总动员齐上阵,购窗帘、买吹塑纸、剪窗花、拍集体照和个人照、画墙画、写名言……从通知下发到评比似乎只有一周的时间,于是每天中午我们都泡在寝室赶进度。全员大合影贴在门脸上了,还用了漂亮的底花装饰;室名用大字写好贴在室内门框上方了,但我们寝室究竟叫什么名字如今我居然全忘了;个人床边照贴上墙了;翠绿色的门帘挂上了;壁柜收拾整齐了,前后门擦洗好多遍了,床底扫拖干净了……看着我们自己用心收拾布置的家,欢喜一点点涌上心头。
热闹的布置活动中,也少不了在原定的方案上有调整,当然也就有一些小摩擦,毕竟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不一样嘛。墙上是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还是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会有不同的意见;那张漂亮的山水画是贴在东墙面还是西墙面,也免不了这边试试那边看看斟酌好一番;蓝色的圆管风铃挂在门框上还是屋内中间吊绳上,各说各有理;天花板上是贴星星还是用流行的闪光拉花,会有口舌之战;个人照片周围怎么个性化装饰也是意见众多……十六岁的女孩想法很多创意很多,但囿于有限的经费,最后侯老大只得提出从简洁又美观的原则出发,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定夺。那时的我们,手头并不宽裕,一餐消费一元钱,一个月也只有百来块生活费,我们从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来布置小家,因为那也是十六岁女孩爱美的梦想啊!
尤记得那一天晚上,侯老大说第二天上午就要评比,但我们还要在细节上再修整完善,约定等学生会女生部干部晚查寝过后,就集体出动加夜班布置寝室。令我无比遗憾和愧疚的是,当我从梦中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起床铃响的时候了。我睁眼看到,灯泡周围的天花板上贴了漂亮的星星,上铺床沿上有彩丝带缠绕,白色的壁柜门上也多了好些鲜红的窗花,那串蓝色的圆筒风铃在通往阳台的门框上丁丁当当地响着……我亲爱的姐妹们半夜起来忙活一阵,我居然在他们的忙忙碌碌中睡得无比酣畅,而他们也非常善意地包容了我的浓浓睡意并没有叫醒我……
后来我们的寝室是否评得了“雅室”,我已经忘却,我只记得那些个为雅室评比忙活的时光,让我们十姐妹各施才华各出力气,大家了解得更多、靠得更近了。
春光明媚的清晨,风铃丁丁当当地响着,叫醒睡梦中的我们;热浪袭人的夏日午后,偶尔飘进一丝风,牵动风铃的丁当,捎给我们一抹凉意;寒风凛冽的冬夜,我们两两组合相偎取暖,深夜卧谈聊着遥不可及的未来,风铃响得热闹,催亮了我们的梦想……三年里,我们搬过三回寝室,参加过几次雅室评比,那块带有春意的翠绿色门帘一直在阳台门前飘逸着,那个蓝色的风铃一直和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轻灵地响着……
毕业的时候,我们抹着眼泪收拾行李,侯老大把陪伴了我们三年的公共物件清理在一起,采取抽签的方式分配给大家,各自留一份青春念想。于是,那个蓝色的圆管风铃被我幸运地珍藏。我把它挂在了老家房屋的木檩横梁上,那老旧的土屋里就时不时响起悦耳的青春铃声……现在,我的女儿小朱同学十六岁了,她回老家时听到风铃的声音,视若珍宝,将它带回了我们的小家。
时光好快,我十六岁的风铃丁丁当当地响着,似乎就响在昨天;
转瞬,这串风铃又响在小朱同学的窗前,响在她的青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