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的一个周末,我来到了乌鲁木齐,找我姐姐。我姐姐,姐夫和夏天——他们养的一只黑色的猫,三人一猫开始了我们的周末之旅。
我喜欢看路上的风景。在离路不远的地方,我看到了一群骆驼。以前看到的骆驼,多少带着点没精打采的样子,而这次看到的骆驼,信步在漠漠戈壁上,枣红色的毛发鲜亮明丽,体型健美匀称,果然不愧沙漠之舟的名号。
我还远远地看到了一群马,对于马,我总有种热爱。它是那样不羁的动物,在我看来,让马儿自由驰骋在疆场上就是对它最好的安排,安在它身上的镣铐无疑是种束缚与牵绊。
绵延数里的戈壁上少有生机,若非说有,也只是稀稀拉拉的的荆棘草。清明时节,校园里的青草早有了绿意,这里却仍是昏黄一片,看不见一点绿色,阴影处,还有快要化完的雪,小小的一片。虽说丝毫没有春天的迹象,却更像我想象中的大漠,广袤、萧索。
走了不知多久,路的左面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乌鲁木齐河。估计是山上的雪正化,河的流量很大,最宽处有几十米。河水晶莹清澈,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没过一会,道路右侧的一个湖映入眼帘,它和别的湖不太一样,有几公里长,不太宽,看起来更像是条小河。算上湖周围的湿地的话,规模也着实不小了。
我们还经过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广袤的戈壁滩上错落有致的分布着三扇风车,绵延几里。远远看去,有点像我小时候爱折的大风车,走近了才发现风车可能得有十米高。我不禁想到,要生产、放置这些巨型风车是一种怎样浩大的工程。回去后,我在网上搜了关于此地的信息,原来,它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风力发电站。
盐湖很快就到了。从看到盐湖的边缘到下车,中间车又走了有好几公里。盐湖之大,可见一斑。盐湖这边曾经有一个生态景区,我们过去的时候,景区已经倒闭了,只有破落陈旧的设备还留在路口。我猜想盐湖绵延之长,要想观赏,不必非得通过景区,时间久了,自然没法经营下去了。
那天去盐湖的人倒不少,大多是一家人驱车前来。有几个阿姨拿着方形丝巾,丝巾飞扬在身后,是绝佳的拍摄道具。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漂亮的照片。
从我们下车的地方看,盐湖算不上太大,也许是我们错过了最佳的观赏点。湖边风挺大,吹得水泛出层层涟漪。我以前见的小湖,湖水都是绿色的。而盐湖的水则清澈蔚蓝,头顶的天,脚边的水,在远方汇成一线,是那样纯净的蓝。
看罢了湖,已经是三点多了。我们重新回到车上,准备吃姐夫一早准备好的饭。菜很丰盛,油焖大虾,干煸牛肉和蔬菜沙拉。荤素搭配,深得我心。至于夏天,车里给它摆放着水和猫粮,供它随时享用。除了过安检的时候,我要留心着把它放在背猫包里,其他时候,它都可以在车里来回走动。不过它做得更多的,还是趴在后面用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姿势睡觉。
吃过午饭,我和我姐找了个暖和的地儿铺上野餐垫,就开始睡午觉了。天气虽好,气温却并不高,再加上微风,阴凉处还是待不了人。席地而睡的体验很奇妙,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天地间仿佛只余自己,这一觉,我睡得很沉。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被姐夫叫醒,刚睡醒,身体还有点怠倦,我俩又躺着玩了好一会。和我们同一批来得人早都离开了,我们也收拾着准备走了。
我姐说,她很久没去过这么安静的地方了。他们住得地方旁边在施工,整天叮叮咚咚的。出了门,走到哪儿都是车流庞杂的声音。不曾想,原来静,在城市里已经成了一件难得的事情。
离开盐湖的时候已是四点多,再去远一点的地方晚上可能会回不来,我们最终决定去柴窝堡盐湖。听姐夫讲,那里淡水湖和盐水湖共存,有不少古生物遗迹。
去盐湖的路我们走的国道,好处是方便停车,可以到处看看。走到一个地方我们看到路左边似乎有好玩的,就停下来了。那修筑了一个台子,可以同时停七八辆车。我们去的时候,都快停满了。再往里面走,有两块大石头。左边那块而宽而高,写着烽燧二字。右边那块大而矮,上书将军石。
再往前走就要爬山了,山不高,且设有台阶,爬个几分钟就到顶上了。顶处有一个高大的梯形建筑,是不是烽火台,我倒没法确定。建筑高约六七米,由直径约摸二十厘米的石头搭建而成,石头圆圆的,没有棱角,该是曾在水里待过不短的岁月。相对的两面接近最上端的地方,有三个伸出来的细木棒。顶端则是几字形的小台。想来搭建时费了不少心力。
登高望远,我看向路那边的高山。从半山腰往下看,我惊奇地发现那里有个小三角洲,细看还能看到水流带来的的印迹。高中学地理时,我经常接触三角洲这个概念。讲的是山上的水在河谷处汇聚形成河流,河流的速度从高至低速度渐渐减慢,携带的泥沙在山脚处形成三角洲,这样的土地会很肥沃。当学过的知识在生活中得以观察,知识在脑海里也有了新的生机。
另一座山头上也有一个建筑,看起来似乎更像烽火台,不过要真过去,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我们远远地看了看,就下山了。我们走到一个服务站后,下车吃了顿饭,为接下来的行程补充体力。
柴窝堡湖隐藏得比较深,下了国道,还有好一段路。这时候,路开始变得不太好走,到后面甚至从柏油路成了石子路。走在这样的路上,车速已经降得很低了,车仍不住地摇晃。也不知道古时的轿子坐起来,会不会也是这种感觉。
来时的路上虽没有绿意,至少还有些枯黄的荆棘和一排排没发芽的树。而柴窝堡湖岸上几乎俱是沙石,还有沙石堆起来的四五米高的小丘。小丘之间还有几处被弃置的机器,机器上已遍布暗红色的锈迹。机器下有不少砖块,似乎说明了机器的用途。在不远处的平地上,有几间破旧的房子,看里面的陈设,是员工曾经住的地方。不过好久没人住了。
这几间房前有两辆黑色的老款桑塔纳,都只剩个车架子。四个轮子早已被人拆掉,想来还能被重复利用。车玻璃也被完全砸碎,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的人,想看看车里还有没有什么能用的东西。地面上白茫茫的一块一块,盐碱地特有的样子。
从岸上到湖边还有个小坡,我撒欢儿放开步子跑了下去,刚下坡发现脚底下软软的,走在后面的姐夫赶忙叫住我,嘱咐我不要在湖边乱跑。下了坡,离盐湖还有七八米的路。越往里走,地越软。还有半米到湖边的时候,地已经被水浸的不能再往前走了。
还有好几公里才到终点时,已经能从窗外看到湖的一部分了。等到走近湖边,眼前的景象仍然让我心头一震。我没有见过海,眼前的湖无边无际,一望无垠,正给我一种海的景象。湖一直从眼前延伸到天边,天地间静得只有在耳边呼啸的风声和不远处水鸟的叫声。我感到内心无比的安宁,旅行的意义正在于此吧,在大自然中忘了自己,最终,找到自己。
湖的南面有座大山,山脚下是一排排风车。山隐在雾里,按理来说,这样晴朗的天,起了雾也早已消散了。不知是不是湖水的水汽汇聚在了山脚,最终形成了这般山影朦胧的景象。
太阳在半山腰的地方,光已不那么刺眼,是肉眼可直视的程度。太阳的倒影落在湖面上,拉出长长的剪影,用“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再合适不过了。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道金色的线,看起来美极了。
姐夫为姐姐在湖边拍了组照片,我还临时充当了小助手,在旁边举着闪灯。拍完照片已经是傍晚了。风有些大,我们又待了一会儿就驱车准备回家了。
石子路不好走,我们走得很慢。没走多远,我姐眼尖地发现太阳正在落山,我们立马下车走到路边看。太阳下方一直到湖面的地方不知何处出现了一层云,太阳一点一点落在云里,从金黄色渐渐变成黑色。等太阳全都落到云朵里了,太阳又慢慢地消失在了云里,整个过程也就是五分钟的时间。
等完全看不见太阳了,它的正上方还散发着比周围更强烈的光芒,无言地诉说着云层里正发生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日落,在我想象中,太阳是从地平线落下去的。那天看到的打破了我这一认知。以后有机会了,我还想来这里看日出。相必那定是另一种磅礴的景象。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观察着路两旁的云。西面的云朵更亮,云朵上是橙色的晚霞。东面则显示出一幅冷色调的画面,天空的颜色从头顶的蓝渐次加深,到远方的地平线,已经是深蓝色的天幕了。天开始模糊起来,山也显得更加深邃厚重。
西方的天空也渐渐暗淡下来,云霞暖暖的橙光变得越来越淡,到最后,开始微微泛白。没多久,这种灰白色也消失了。整个天空的颜色开始协调一致,蓝,深蓝,深深地蓝。星星也一颗一颗地探出了脑袋。等到了家,天已经完全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