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数
很多人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实不管你想做什么,只要学习,都能做到。因为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
我闺蜜小芳想做茶艺师,于是报了一个培训班就去学习了,三个月之后考到了证书,成功成为一名茶艺师;
我闺蜜小影想做花艺师,也是报了一个培训班去学习,2个月之后,也成功成为一名花艺师,并自己开了一家花店;
我闺蜜小刘想做瑜伽教练,于是带了钱,只身去了深圳,一个半月,成功成为一名瑜伽教练,现在已经是一名高级瑜伽教练了;
我当时想开旅行社,于是就买了大部分关于旅行社的书籍,借了一些钱,把门店开起来了;
后面我觉得自己可能会带团,于是我就报了导游培训班,是线上课程,我去旅游局报名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大部分同学都是买了成套的书籍自己学习的,根本不用报培训班,其实培训班也只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然后根据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然后备课的。
为什么一说学习,每个人想到的都是读书?因为书里边有知识,我们通过读书学习了知识,然后再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实践起来,我们也就成功了。
大岩俊之的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很好的教会我们如何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一开始,作者就很明确地告诉读者,在成年的世界里,读书这一行为或多或少会带有目的性,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时为了提升工作技能,有时想要从书中获得灵感,等等。
读书是需要投入金钱和时间的,没有给自己带来改变的读书实在是一种浪费。
这本书很实用,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读书,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是有一个目的的。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从书中得到什么?然后集中火力的去寻找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作者告诉我们,书没有标准的读法,读一本书也不是要一字不漏地读完才算读过。因为本书的阅读方法大部分只针对商务类以及工具类的书籍,小说等一些消遣的书籍,你想怎样读都可以。
那么这类书籍要如何读呢?
1、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先读序言、目录、后记,掌握概要,这一步其实也便于读者分析这本书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3、要考虑金钱和时间成本
4、读过之后有两种输出方式,可以自我检验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一种就是讲出来给别人听,而就是写出来给别人看。我现在所做的就是第二种输出方式。
读书笔记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呢?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我们理解、记忆,让自己对这本书的知识很清晰,有逻辑,而不是读完感觉一团乱麻。书中作者推荐思维导图,我个人也比较推荐,但是我认为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梳理知识的过程,不用做的很好看,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教人们怎样做思维导图的书籍,但我觉得没必要,我小学时,我好朋友就参加过思维导图的课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梳理的过程,不管你遇到什么事,乱成一团,你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梳理,而且不局限于知识,包括你遇到一件烦心事,你也可以运用,本书中,作者也讲了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牢记自己需要的内容。
1、反复读
2、舍去不重要的80%,牢记20%
3、四种记忆方法,我个人不是很会运用,我觉得记忆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要用作者所说的。
读完一本书,你或多或少都要记住一些,都是对自己有用的,否则就时做了无用功。
有的书,本来就庞大,你阅读的意义不在于每个细节都懂,而是在于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找到,这句话是《技巧》一书郝培强说的。他是一个很会读书的人。
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中,很明确地指出,知识很庞大,很多都有价值,但是我们人类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需要认真学习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就可以了,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
过分浅尝辄止的阅读是支撑不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
文案调天后李欣频就是一个很会管理自己的知识的人,她每天读一本书,读到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就摘抄在一个小纸条上,然后放在已经分好类的盒子里,她说自己有很多盒子,每个盒子都是一类知识。要用哪类的去那个盒子里翻找就行了。相当于我们电脑的文件夹和搜索引擎。
付诸实践。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没用行动。不行动,一切等于零。
知识,也只有实践才能发挥效果。
我们首先要设定一个行动目标,然后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明确现在所处的位置,分析现在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填补这些差距需要哪些行动,找出具体行动中最可实时的一项,划分这一项行动,开始行动,并且要设定达成这一目标的时间。
读书对人产生的影响实例。
首先,作者本人,一年后,想以研讨会讲师身份创业,于是读了这个领域的所有书籍,最后成功;
然后列举了一系列通过读书达成自己目标的人。《技巧》一书中郝培强讲过,他在北京创业的时候,客户需要一个搜索服务,但是市面上的解决方案都比较贵。他把这个活接下后,买了两本书《Java语言入门》和《Lucene实战》,一个春节假期,7天,他写了一套系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一个月以后,客户的竞争对手找上门来,买了一套一样的系统走。他们就靠这个系统开了第二家公司。
知识是有无限力量的东西,前提是你要会掌握它,运用它。
前面我提到的报培训班的,其实大可不必。报培训班的好处是,有人已经把书本中的知识自己读了,消化了,然后梳理整理,弄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然后卖给你,其实他卖的也是知识。
我的一个好朋友,决定开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当然,她自己很喜欢,很感兴趣。于是买了很多书,都是这个领域的,暂且归为养生领域吧。她读完之后,考了高级营养师,小儿推拿师,高级按摩师,育婴师,于是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公司开起来了。
我在读【美】博恩.崔西的《卖掉自己,我的能力用赚钱来衡量》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他22岁时,没有工作,缺乏安全感,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公司招聘文案的广告,于是就去应聘了,结果写作水平不够格。于是他去市图书馆,查找和翻阅所有关于广告和文案的书籍,六个月,把这些书读完了,从最小规模的公司做文案,做到最大规模的公司。
大岩俊之这本书,实际上是在教我们如何自学,如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郝培强说,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人,都是前途不可量的。
我建议大家把田志刚的《我的知识需要管理》,郝培强的《技巧:如何用一年的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和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这三本书结合起来看,就是一套知识改变命运的书,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