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展示出来的静,绝不是静,而只是一种敬告。内心真正的安宁,一定是不会轻易道与人听的。
许多年没有碰象棋了,最后一次摸棋子,还是去年在公园里陪着水泥研究院的老先生走了几步,那可是水泥院的冠军,结果可想而知。他打趣说,你这水平,估计得让三子。
有十几年了,记得以前与项目上的发海师傅经常切磋。常常是人刚刚下车,还没进门,棋盘就摆好了。那时候做事精力充沛,先你来我往的杀上几盘,再去各自忙别的。因为都是爱好者,不怎么讲谱子,输赢是家常便饭一般。有的时候,观看下棋的高手来了,总会这边指点两下,那边抱怨几句。说来奇怪,对于这位高手,总有那么一些特殊印象。遗憾的是,至今不记得他的名字,只知道是单位的一位老职工,经常骑着个破旧的自行车在院子里晃来晃去,干瘦的脸上胡子拉碴,头发常常被风吹得歪歪斜斜。前一阵,在单位附近看见老头,这么些年过去了,苍老不少,不知道提起象棋,会不会又是精神一振。老头的手很有劲,拨弄棋子一着急,握着我的手就要往棋盘上落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却捏得我膀子一阵酸疼,可想而知,他对于臭棋篓子的那种不屑。
说起发海师傅,刚工作的时候,第一个参与的项目就是他忙前忙后张罗着的。一口浓浓的安徽口音,如今八十多岁了。他嗜好下棋,却不是那种用心记谱的人,只是凭着几十年的纵横棋盘经验。但凡象棋要下得有点路数,棋谱的熟读是必不可少的,奈何我也一样,对于象棋,仅仅停留在能下的水平。老人家很随和,做事情也是细致有加。一个不大不小的试验项目,参与的就那么几个人,幸得大伙都比较配合,我自己在学校里做过相关事情,上班后参与进来,倒还算是顺风顺水,有模有样。
老师傅下棋,有很多让人不好提防的隐秘招数,我那时是个初生牛犊,有时候会中了圈套,有时候竟又因为自己的锐气翻盘。再后来,老人家岁数到了退休,自己忙于琐事,再没有当初听着哗哗水流下棋的闲逸劲头了。现在接触象棋的机会,只能是在网络上到相关的一些棋室去参与一下。就连这网络对弈,对自己而言,已是十年以前的记忆。想来,丰富的人生经历,是要和具体的人打交道才可以获得。而如今,流连于网络上面,看着冰冷的计算机屏幕,虽然会不时通过博客、朋友圈这些渠道和别人交流,却少了很多与人论道的那种温情。久而久之,就连出门散步遇见周围的人,看着似乎见过面,偶尔才打个招呼。由不得感慨,这网络啊,虽然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纽带,但也成为一个阻碍你去认识周边朋友的障碍。究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时间和心思去维护,大把的时间用在这里,理所当然就会缺少生活中的朋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