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持续下了一整天的雨,今天的北京预告暴雨,午后两点就被人性化的领导放回了家。经历过几年前的721暴雨,体会过无法抑制的恐慌。那一年的雨午后才开始下大,那一年的雨我和几个伙伴困在了商场里直到打样。谁都不会想到那样的一场雨,会让第二天的各大版面都在报道一名同行加班晚归被暴雨阻挡了回家的路,以那样的方式骤然离去,让那场暴雨也成了帝都人心里抹不去的阴影。
回家的路很远,漫长的地铁换公交,早放假回家的人很多,地铁上人满为患,我昏昏欲睡又强打精神,因为已经有地铁站封站,担心自己回家的路被中断,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告知哪里有积水的路段,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平安到家。这让我有点感动,经过了那场悲伤每个人都默默的付出温暖。
马路上积水很多,有的地段我拍了小视频发在微信上提醒开车的同伴,这样的举动很小但如果有一个人看到而绕道而行,能避免熄火停车都是善念。不断有亲近的朋友询问我京城的雨况关心我的情况,嘱咐我不要感冒要记得用热水泡脚,这一切都让我觉得雨水并没那么冰凉,因为此时心是暖的。
这段时间不断的写写写,一直在写的过程中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当发现还是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时,真心有些恐慌。干货在学,鸡汤在读,在没能转化为自己的内功时,怕自己沦为了作秀的努力,表面的假象。想要就此困惑请教一个朋友,可我想他一定会说:写,持续写,坚持写,写到你想清楚为止。
书架上几类书,鸡汤文艺、美食旅行、小说杂记居多,思维逻辑理财传记成功学极少。简书达人彭小六说如果一年读不了一百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的阅读体系,首先每年真的还没有达到最低的阅读量,其次未曾有意识的进行主题阅读,总是浅尝辄止,没能强化自己对某些领域的认知,最后以往读的都不是实用类书籍,即使有经典也全被我当成了消遣,和别人刷剧打游戏没有分别。
当下如果想要进行持续的输出,就要让挑食的自己改变阅读方式,加强实用类书籍的比例。只有先进行一阶段的扫盲训练,才能听懂大神们的课堂,否则真的就是听个热闹,知识的不对等,吸收起来特别慢。
现在的微课很多分享也不少,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实用类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的绘画课程、烘焙课程、手工类备受推崇。大家从过去的多快好省模式已经逐渐过渡到了愿意接受物品上那种来自时间打磨的厚重感,越来越意识到了慢工出细活出精品,喜欢那种用心做出的物品与食物的质感。
而对于学习这件事本身,本应该也是一个深入打磨的过程,可多少进入社会的人开始心浮躁注重速成,囫囵吞枣,却忘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这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别人的故事,偶尔会怕自己写不下去,放弃自己的承诺。我不断在别人的故事里找给自己支撑给自己勇气的能量。但我慢慢发现其实你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痛,才最有力量。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属于自己的时光,却偏偏去寻找别人的方向。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很多的思维方式要学会占为己有,心还不够坚定,仍需不断的武装前行。但至少我知道这一路上,我并不孤独。相信我,你也并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