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我们会惊叹阅兵仪式上整齐划一的步伐,会在影视剧中喜欢拥有人生目标感奋力前行的角色,会通过整理收纳清洁等步骤实现自己的居家环境。在线下和线上沟通交流的小伙伴,可以欣喜的发现他们自我践行、言传身教,制定规则,详细讲述自己的生活理念。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整齐有序的生活空间、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践行时间、空间规划目标制定和完成。
可往往生活中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光鲜靓丽整洁有序的一面留给了外部评价,生活中是凌乱的书桌、随处乱扔的袜子、开学前焦虑的补着作业。
按理说,我们的方法也行之有效,我们自己具有榜样的力量,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是喜欢凌乱呢?很多家长都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很多小伙伴都怀疑到底是不是我的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托娅告诉各位小伙伴,孩子之所以这样,是跟我们有直接的关系的。孩子的物品整理需要尊重,就跟孩子的情绪需要尊重一样。拿情绪来给小伙伴举例子,比如我们不允许孩子哭,甚至不允许孩子大声喊叫去发火,可是当我们不允许孩子自我表达时,有时我们竟然也会对孩子喊叫大声发火。有的时候大人犯规不会向孩子道歉,真诚的听他说话,而是转移话题。大人要作出表率,如果孩子再有情绪去跟你争论的时候,即使他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可是大人不对的这个念头还在脑子里,跟孩子说什么也听不进去。
在生活中你可以先教孩子来怎么叠小袜子,怎么将它收纳整理。做给他看,说给他听,让他尝试,然后表扬他,使对方真正拥有行动的欲望。
具体做法是刚开始你可以先示范,多给孩子看看,耐心细致的跟他说为什么要这样。平等真诚的说给他听,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让他试着做做看,然后表扬他。人都会犯错的,这次明白了就是成功,必须给予表扬。
父母不做一个裁判者,而让双方说出自己有利的话,给予理解,倾听和认可,然后向他们思考,你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下,孩子会慢慢为自己的决断负责,你教会的尊重平等状态下的思考践行,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有效的多。
物品整理的整理思维是你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让他行动的动力是保持一个开放心态。孩子对某些状态不太满意,比如不喜欢把小袜子放进小白盒,而喜欢放进自己选择收纳筐中。我们就不要太强硬的去干扰她。
物品的收纳整理真的是有好多技巧,比如我们的绘画的彩笔,比如我们的文具,还有托娅给大家讲过很多次的办公用品,卫生用品,甚至厨房用品,你会发现所有的根基都来源于你们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互动模式,也对更好的整理起到了决定性重要作用,让家庭成员有一个空间去思考,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下。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决断,而不需要对方教会他如何负责。有时那些凌乱的,甚至不能叠出有棱有角袜子的状态,有可能就是孩子、伴侣甚至家人想你呈现的内在心理状态。
这个世界上能够去找问题,挑毛病的人真的是太多了,我们可能会一下发现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拥有一双慧眼,不用勿施于人的态度去观察别人,而是有着更包容的心态,你和你的家人会拥有更多在一起整理的契机,会更客观的看待孩子物品的整齐和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