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年级家长讲座结束后,不少家长留下来提问。有位妈妈一直等到最后,问了下面这个问题:“我儿子晚上总是和我谈死亡的话题,说自己不想老、不想死,一周要说四、五次。他这么小,从来也没人和他说过这个话题,他怎么知道的?我要怎么办?”
这真是个好问题!是啊,“他这么小,从来也没人和他说过这个话题,他怎么知道的”。这不就是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 的现实版嘛。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谈死亡的话题,好像有些煞风景。但正是因为有别离,我们才会更期待团聚,而死亡,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别离。
1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亚隆用一本书谈论了死亡的话题,这本《直视骄阳》成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他说,我们不能直视骄阳,但可以直视死亡。
中国人对死亡的忌讳由来以久,久到可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始。
但一定是“未知生,焉知死”吗?为什么不能是“未知死,焉知生”呢?
不知道死亡的意义,又何以谈真正的活着?
2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那我们会不会知道有“死亡”这回事?又会不会害怕“死亡”呢?
我们是从其他人的死亡中去了解死亡的,更确切地说,我们是从其他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来感受死亡的。
如果我们身边的人谈起“死亡”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我们就会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同时又会对死亡产生本能的好奇。
而如果用期待的口气去谈论“死亡“,我们可能就会对死亡心生向往。远的不说,那些自愿做人体炸弹的恐怖分子,无不是从小被“我为圣战而死,可以上天堂”的美好期待洗了脑的。
同样,很多时候,我们在亲朋好友死后的哀悼和仪式,也是在宽慰自己:一,我还活着。二,如果我死去,还会有人像记得他们一样记得我。
我们从未知中来到这个世界,又从未知中离开这个世界。仔细想一想,我们害怕的真的是“死亡”本身吗?
那些自己选择死亡的,他们为什么不害怕死亡呢?
3
当现实的痛苦大到个体无法承受,却又看不到希望时,人可能就不惧怕死亡了。因为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当然也包括痛苦的终结。对这样的个体来说,死亡意味着解脱。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死亡呢?回到这个问题上。
如果死亡的过程并不必然伴随痛苦,你还那么害怕吗?
对我而言,如果死亡不是和疾病、伤害联系在一起,不是和痛苦联系在一起,对死亡的恐惧至少会减少一半。
与其说我们害怕死亡,不如说我们害怕与死亡相伴的痛苦。
这个痛苦包括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还包括我们所想像出来的、其他人的痛苦。
我们会设想自己的亲人、朋友在自己死亡后,所经历的悲伤和苦痛。
这种想像一方面会让我们难受,进而更加恐惧死亡。另一方面,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进而想活得更久,同样加剧对死亡的厌恶和恐惧。
和这种想法相反的,是觉得自己的生命缺乏价值。
4
我们的父辈常有这种感觉。他们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雨,省吃俭用、谨小慎微、精打细算,把对生活的要求和期盼一再的延迟。等到子女上大学,我就不用那么担心了;等到子女成家,我就可以歇一歇了;等到孙子长大,我就可以做做自己的事了……
当他们身边的某个人没有等到“子女如何”就去世了,或者虽然“应该做的都完成了”也没有“做自己的事”后,往往就会喟叹:“***,这辈子太不值了”、“人这辈子真没意思”。
看多了父辈们的“不值”,听多了父辈们的“没意思”,我们这代人或多或少会去追求“生命的价值”,想要去探索“活着到底为什么”。
有钱,就是有价值?有名,就是有价值?有地位,就是有价值?
子女出色,就是有价值?婚姻美满,就是有价值?家庭健全,就是有价值?
被人需要,就是有价值?被人羡慕,就是有价值?
到底哪一种“价值”更有价值,谁又能说得清呢?
5
所谓的“价值”,只是基于个人成长经验中的一种判断罢了。
在大城市,我们会觉得会编程比会种地有价值,但如果流落到荒岛上呢?我们还会这样认为吗?
我们小时候,社会主流价值观强调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那时建立的价值观就是“人要对别人有用、被别人需要,才是有价值”。
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这种“要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价值观根深蒂固。很多人,尤其是农村的中老年人,如果生病了,就算家庭条件允许,也往往会选择保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他们的观念是,“我不能劳动,不能为子女创造财富,我没有生存的价值”。
所谓“老小”,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老了之后,和孩子一样,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因而需要子女哄着,帮父母找到价值感。
6
等到改革开放,物质的冲击,“白猫黑猫”的理论让全体国人的价值观来了个180度的颠覆。“有钱”成了人生的标配,2000年左右时,大学生毕业进企业比当公务员有面子多了。
接着是国企改革,一夜间完成了千万国企职工大下岗。“公务员热”应运而生,背后是对“人生稳定”的追求。
互联网的兴起、交通的便捷,让时空的距离从所未有的接近,也冲击了当下大多数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淘宝”让个体脱离集体创业成为可能,“QQ”让沟通可以在完全陌生的人之间进行,“微信”更是最大程度的让我们可以窥见朋友的思想和生活。
移动网络在让沟通和交流更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信息变得碎片化,交流变得娱乐化。在信息的海洋中,我们不知道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在朋友圈分享点赞的背后,我们不知道谁在真正关注着自己。
7
在旧有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之后,新的价值观却尚未确立。个体对身份的焦灼被对物质的焦灼所代替:我究竟是谁?属于哪一个群体?
不论是读书,还是跑步;不论是同事,还是同学;不论是微商卖货,还是网上卖课……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各种群包围了,“叮咚”声响个不停,我们退出一些,又屏蔽一些,另一些,我们默默潜水,只有在发红包时才能看到我们奋勇的身影。
社群营销应运而生,无论是青叶PPT,还是拆书帮;无论是橙子学院,还是豆瓣小组……当代年轻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学习本身,更追求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同。
当一个人忙着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时,背后是对生命价值的怀疑。因为不确定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样的价值,才会匆忙地给自己的生命下一个定义。
8
那么,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回到开始时的问题。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怎么生活?
可能你会和我一样,回答“不知道”。
是的,不知道。当世界上没有观众的时候,我们又表演给谁看呢?
9
余华的《活着》是一本很真实、也很沉重的书。书里主人公从富家子到孤老头,经历了解放以来的各种劫难,经历了所有亲人的逝去,最后陪伴他的,是一头和他一样、随时可能倒下的老牛。
看上去,主人公的生活毫无价值,没有亲人,没有财富,没有健康,没有希望……但他还是坚持活下去——因为尚未死去,所以只有活着。
10
活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我们自己赋予的结果。
同样,死亡也没有。
如果非要赋予死亡一个意义,那就是死亡会提醒我们,生命是有期限的,不要留下太多遗憾和后悔。
花会开,也会落。
花开时,尽情舒展它的美丽;落了,化作春泥,孕育另一朵花的开放。
死亡,是我们终结了现在的生命状态,也许会用另一种形式展开下一段生命的历程。
既然我们活着,那就活着吧。就这样。
后记
既然是一篇答疑文,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下这位妈妈的问题。
对死亡的好奇是孩子生命意识发展的标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所以才会害怕生命会消失。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回答他的疑问:一,平和地告诉他,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就像花开了就会败一样。二,告诉他,只要我们注意自我保护,死亡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三,告诉他,因为人的生命有期限,所以要抓紧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要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