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讨论一个话题:创业,是选择服务于平民的项目还是服务于高端人士的项目?
苹果公司为什么能在世界上占那么大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定位的就是服务于中高端市场,还有奔驰,宝马,保时捷都是如此。那些定位中低端市场的手机,知名度不高没几年就被淘汰出市场,那些定位中低端市场的汽车公司其实过得很辛苦。为什么呢?
经济好的时候,实际看不出问题。大家都有饭吃,一旦经济萧条,问题就来了。那些定位低端市场的企业大部分就很难运作甚至是被淘汰出市场。近些年不就是吗,经济危机,国家下调GDP年增长率,我们就听到很多企业说发展很难了。但很少听到大企业说发展难的事。这又是为什么呢?
细想来其实不难理解。
很多人认为,如果经济萧条,那些生活必需品相关的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小、那些大众消费的东西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小的,因为是刚需。比如说,有钱的时候,会想买车买房,但没钱的时候就只想着温饱。所以卖车不如开杂粮点有保障。
这样的思路其实是陷入了逻辑陷阱的。
我们平常人的思维习惯吧需求和购买力混为一谈,但事实上有需求不代表有购买力。大众对产品有需要,但大众没有消费能力,然而只有消费能力才能产生市场。简单的说,所有人都对苹果有需求,但只有部分人对苹果有购买力。大部分人会买小米、华为以及更低端的机器。所有人对宝马奔驰都有需求,但大部分人的购买力只能是买比亚迪,奇瑞。
如果说大家的收入都缩减一半,是对每月收入3000元的人影响大还是对每月收入30000元的人影响大呢?
假设经济危机期间,你开了一家粮食店。你的客户是大多数普通人。此时很多人饿肚子,对大米的市场需求很大,但他们对米的购买力依然低于你的进货成本。这种情况下,你要么做开仓放量的慈善家,要么成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万恶资本家。就算你开仓放良你又能慈善多久?商业才是最长久的慈善。如果你经营一家专营瑞士手表、法国香水、沙俄鱼子酱的店,你会惊奇的发现,无论穷人穷到什么程度,你依然有生意。虽然说经济萧条的年代会不如其他时间光景好,但至少不会让你关门大吉。
在古代,那个战争频频的年代,能活下来的基本上是贵族、地主。那个时候,低端市场还有什么空间呢。所以,定位高端市场才能稳定市场占有。
人们有需要,但没有购买力,那么看似巨大的市场其实就是一个泡影,事实上这个市场并不存在。我想很多创业失败的项目就是被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市场欺骗了吧。
你看为什么同样是做餐饮的,定位高端市场,针对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的雕爷牛腩还能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定位低端市场的盒饭一死一打片。因为雕爷牛腩选择的群体即使在社会收入都缩减一半的时候依然有购买力,而买饭盒的人一缩减一半他们就只能啃馒头和凉水。再次强调的就是需求不等于购买力,而购买力才等于市场。大概只有做过高端低端项目的人才深有体会吧。
越是大萧条,越是体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而此时作为商人的你,是“卖酒肉”在“朱门”身上赚钱,还是企图在“冻死骨”身上刮油水呢?
经商讲的就是图利,只有人家有钱购买我们的的产品,我们才能有收入,才能说发展。而有钱人的钱才是容易赚的,经济危机也不会改变这一点。即便全国都饿肚子,给太祖做红烧肉吃的厨子也不会失业,但是给公社食堂做饭的二大爷就没那么好运了。
就从我们自身来讲吧,在我们囊中羞涩的时候,买东西都要精打细算,人家卖家也没什么好图的。但当我们有了收入,口袋鼓起来的时候,买些日常用品都不想是不是家里还有,买个苹果也都不假思索了。那卖家赚的开心我们花的也开心了。
结论就是,要想谋大发展,长远发展,就该选择高端项目,做服务于上层社会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