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所吃进的食物,在人体中会成为小分子营养物质供身体进一步利用,这个分解过程最大的功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消化作用。
食物为什么会被消化分解呢?为什么肚子饿的时候没有力量,吃饱之后就有力气呢?原来,生物细胞中有一个魔术师,会将食物转变成各种不同的物质,而主导这类变化的魔术师就是酵素。
人体内因为有酵素,所以吃完牛排之后不会长牛排,酵素会先将牛排分解,再重新组装成人的肌肉。食物的第一步消化作用发生于口腔,人们用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从而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因此咀嚼越细就越容易消化。
你可能不知道……
口腔内有三对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可分泌唾液及唾液淀粉酶。唾液用来濡湿食物,使其成团状,以便于吞咽;唾液淀粉酶可消化淀粉。
口腔除了消化淀粉外,还可将一小部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所以我们在吃米饭或嚼馒头时会越嚼越感觉得到甜味。
然而,由于食物停留在口腔的时间不长,以及口腔的酸性环境不同于胃肠道,不利于淀粉进一步消化,所以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并不完全。
消化作用主要在小肠,胰腺分泌酵素最多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作用大部分在小肠内进行,肝脏、胆囊、胰腺等分泌大量种类繁多的架酵素及乳化剂帮助消化。其中以胰腺分泌的酵素为最多。
人体的小肠内有多种酵素,可分别作用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两者均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的肽类。胰蛋白酶作用于赖氨酸和精氨酸,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于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
肽酶:作用于多肽或双肽。
淀粉酶:属ɑ型的酵素,可以把淀粉或肝糖原转变成麦芽糖及单糖。
脂肪酶:可将中性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三酯、单甘油脂或双甘油酯。胰脂肪酶对三酸甘油酯之2、3位置(即ɑ的位置)的酯键有特定的水解作用。其他酸与醇类结合成的酯类,如胆固醇酯等,亦有特定的脂肪酶可进行水解。
细嚼慢咽才能真正完整消化
消化是一项复杂的生化过程,完整消化和消化不良是不同的,每天在体内进行的“消化作业”相当重要。
消化作用是将食物分解成足够小的分子,使身体能够吸收利用的过程,是生物异化反应的一环。大多数食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由于这些物质为大分子聚合物,无法穿过细胞进入细胞内,而且人体需要用小分子来合成身体所需的聚合物,因此需要借助消化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聚合物分解成小分子,例如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多糖及双糖分解为单糖,脂肪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等。
将高分子链状的连线一个个切断,使其成为一颗颗小单元,就是正确的消化过程。
一般要切断长的绳子可使用剪刀,但要剪断高分子链状的食物,取代剪刀来进行剪断作业的就是酵素,具体来说就是消化酵素。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中,只有水、矿物质和某些维生素能被消化道管壁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其他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消化过程包括对食物的磨碎、拌和及推送等机械作用和各种酵素对各种食物成分的化学分解作用。两个消化机制密切配合才能完整地消化食物。
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若没有分解到单糖阶段的话就不是完整的消化,所以吃饭要细嚼慢咽是非常重要的。
口腔中的主要消化酵素——淀粉酶,会使淀粉分解为双糖类的麦芽糖。借助此项完整的“消化作业”,胃和肠道的工作负担就会变成较轻松。如果进食过程中没有好好的细嚼慢咽就将食物吞下去,在口腔部分的消化过程相当于只完成一半,使得消化器官的负担变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细嚼慢咽就显得非常重要。
胃部缺乏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酵素,但由于胃酸的活跃,进入胃中的碳水化合物会变柔软,成为几乎是要断裂成单体之前的状态。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到达十二直肠之前,会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酵素等转为麦芽糖,而小肠则会进一步利用麦芽糖酶等消化酵素将其分解为单糖,再由小肠绒毛膜吸收,进一步成为人体的能源。
同样,蛋白质会有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的小分子状态,脂肪则会因为脂肪酶而被切断,成为以脂肪酸为主的小分子,这才是真正的完整消化,否则就是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