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温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人们有时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这种感觉真的可靠吗?
如下图所示: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在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是不同的。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那么有时我们没有温度计,那就需要我们自制温度计!
如图所示: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玻璃管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吸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于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上图是各种常用的温度计:甲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为体温计,丙为寒暑表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度。摄氏度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位一百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1℃。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口腔温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人适应的温度大概是25摄氏度,而人洗澡时的温度是40摄氏度。自然界也有本身的温度:氢弹爆炸中心为5*107摄氏度;太阳表面约6000摄氏度;金的熔点为1064摄氏度;铅的融断为328摄氏度;压力锅最高水温为120摄氏度;我国最高气温为49.6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为37摄氏度;水银的凝固点为-39摄氏度;我国最低气温为-52.3摄氏度;地球表面最低气温为-88.3摄氏度;酒精的凝固点为-117摄氏度;绝对零度为-273.15摄氏度。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及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如果待测的温度过高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读不出温度。然后,还要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一个值,以保证读书的正确。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是要注意事项。如图:
上图有ABC三个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是错的,B是错的,而C是对的。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进入被侧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侧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在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向平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是他下面的玻璃泡的温度通常会降低。为了使读数不降,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的很细,水印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吸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吸管里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我们看病的时候常常要检查体温,实际上人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医生检查病人的体温时,常选3个地方的温度:直肠温度正常时为36.9~27.9摄氏度。直肠温度最稳定,但是腋窝温度正常时36.0~37.4摄氏度。口腔舌下温度正常时为36.7~37.7摄氏度。直肠温度最稳定,但是腋窝温度测量起来最方便。通过体温诊断疾病的方法是1858年德国医生冯德利希创造出来的:让病人用嘴含着水银体温计,他不时低头去看上边的温度。他不敢让病人把体温计拿出来,因为温度计一遇冷空气,指示的温度就降下来了。后来,英国医生阿尔伯特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在温度计到了水银管里造一处狭道。这样,体温计放在嘴里水银柱可以上升到实际温度的刻度,取出体温计以后水银柱并不下落,而是在狭道里断开,使狭道以上的部分始终保持体温读数。这样便诞生了专用的体温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电子体温计。
许多人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后,没有消毒就把体温计收起来了或者直接给下一个人用,这样子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体温计使用过后要消毒。
哪体温计怎么消毒呢?
水银体温计的消毒方法:
①准备好消毒液和两个容器。消毒液一般是70%的乙醇、0.1%的过氧乙酸。
②将两个容器都倒入一定量的消毒液。将使用过后的体温计,浸泡在其中一个容器中5分钟;
③浸泡过后,取出,用流水冲洗,擦干,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
④再将体温计浸泡于另一个容器中30分钟;
⑤浸泡之后,取出,用冷开水或者清水冲洗干净,擦干,放好。
以上就是水银体温计的消毒方法了。
我们除了要注意水银体温计的消毒,也要注意体温计的测量是否准确。
检测体温计是否读数准确的方法
(注:一般为几个体温计一起检测):
①将体温计都甩到35℃以下;
②同时放入40℃的温水中;
③等待3分钟之后,取出;
④读数;
⑤若读数相差0.2℃以上,则体温计为读数不准确,不可继续使用。
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我们的老前辈们打天下的“三大件”--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计都纷纷更新换代。血压计早早的披上电子的外衣,在如今的临床各科室大行其道,其准确性和便捷度已毋庸置疑;听诊器虽说还得靠耳朵,但灵敏度和清晰度较前还是提高了不少(关键是颜值也高了不少)。体温计也不甘人后,现如今形形色色的电子体温计由于其测量快捷、安全无害,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和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虽说目前不少医院的临床科室都早早用上了电子血压计,可似乎病人们并不买账,鄙人在病房就常常遇到一些患者质疑电子体温计的准确性,认为护士MM使用电子体温计是偷懒耍滑的人更是大有人在。那么电子体温计的准确性到底怎么样呢?
1.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体温计?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体温计。如果我们打开某宝搜索“电子体温计”,弹出的铺天盖地的宝贝中有一大部分都是诸如“体温枪”“额温枪”“耳温枪”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体温计吗?并不是。原因很简单:临床常用的测量体温的部位只有三个:口腔、腋窝和肛门,而额头、耳朵处的温度因位于体表,受外界温度影响大,并不能很好的反应真正的体温,从严格的诊断学意义上讲是错误的体温测量方式。更何况,此类测温仪多为非接触式,采用红外线感应的原理来测量温度,可靠性上也略差。因为快捷方便,用于大人群中发热患者的筛查尚可,但无法满足精细的临床工作的需要,电子体温计常常被“投诉”测不准多半的罪魁祸首在这里。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体温计只包括接触式电子体温计,而所谓的体温枪只能算作精确性不高的体温测量工具。
2.电子体温计的测温原理
电子体温计最核心的原件是温度传感器,即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或者再将电流信号(模拟信号)转换成能够被内部集成的电路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以数字形式的温度。目前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的分辨率普遍可达到±0.01℃。
而我们熟悉的传统水银体温计则是依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同时为了使体温计离开身体后读数保持稳定,在体温计水银玻璃泡和玻璃管连接处有一狭窄,显著增加了水银的表面张力,使温度下降时水银柱无法回缩到玻璃泡而断开,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测量提问前都必须要甩一下体温计的原因。水银体温计精确度可达到0.1℃,虽然比电子体温计精确度略低,但已能完全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
3.为什么会“感觉”电子体温计有时候测不准?
在工作中,常碰到病人抱怨电子体温计有时候不太准,当然这里所说的体温计并不包括耳温枪、额温枪等测温工具。由于电子体温体温计敏感性高,因此也更容易受测量时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放置的位置、测量腋温时腋窝是否干燥等。如果测温时方法不正确,则很容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正确使用时,电子体温计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不亚于水银体温计。
4.使用电子体温计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前电子体温计前头端仍需要消毒,消毒后务必待消毒液挥发干净后再测温。
放置位置:口测法应置于舌下,紧闭口唇,注意测量前应闭口呼吸或者停止饮水、饮食一分钟以上,测量过程中不要用口腔呼吸,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普通水银体温计测口温前并不要求闭口呼吸,笔者的考虑是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时间长,测量前是否闭口呼吸影响小,而电子体温计由于测温迅速,如果测量前张口呼吸过多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腋温法应置于腋窝深处,上臂夹紧,注意腋窝处无制热或降温物品(如已使用冰袋降温,则建议取走冰袋后较长时间再测温或采用口温法),并将腋窝擦干。
5.为什么电子体温计越来越受欢迎?
电子体温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测量速度更快,正确使用时测量精度和准确度高,读数方便,并且可以避免传统水银体温计破碎后带来的汞污染问题,目前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居家生活,电子体温计都大有取代水银体温计的势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温枪测温更加快捷方便,且临床工作日益繁忙,笔者在不少医院的临床科室中见到护士均采用体温枪监测体温,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够妥当,即使是用来对那些非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也是不可取的。测温工具应首先强调准确,否则无论如何快捷方便都没有任何意义。本人在临床工作时间不长,就已经碰到多起因为患者已感到明显发热,而护士的体温枪却显示不发热从而引发争吵的例子。
温度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