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利读书法,提升认知效率
在今天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年代,我们需要比的不是学不学,而是认知效率的提升。
1、极其功利的少读书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最有效率?
——能解决当下问题、学了有地方用、难度适中,这样习得的知识最有效。
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首先,从自己的职业要求上,逻辑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今年下半年重中之重;其次,从判断选择事情的能力上,认知类和扩充视野类学习应作为补充;最后,从出境旅游方便性和深入性,口语和历史学习可做休闲消遣。
2、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
阅读有三个分类:
娱乐性是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识型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很累,但能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学习力增强了。
看书,要先建立框架,可先看评价、作者序、目录,然后带着问题去切入具体章节。
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带着目的性、认知资源和带着问题去读书,经过三层过滤,要读的书应该少了70%。要做有效率的事情,不要像巴浦洛夫的狗那样寻求阅读奖赏。
二、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找到知识源头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尽量靠近知识源头。
1、怎样找到知识源头?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教材、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
2、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选择那些站在不同角度不同行业表达非常忠实清晰的牛人大咖,你会意识到,源头总是聚合的、统一的,一篇信息量极少,长篇大论的文章是没有多少精华在里面的。
3、成为知识的源头。
“问清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费曼技巧:一张白纸提高学习效率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公式、手册等表述的知识,很容易在个体间传播,而隐性知识是一种策略性的元知识,是“如何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个人信念、看问题视角和价值体系等专家自己都没觉察的隐性要素。
显性知识的门槛很低,高手和一般学习者的差异,主要是调用隐性知识的比重的差异。
比如咨询的时候,所有的咨询和教练都有一套标准的问话、动作、回应和总结技巧,但是顶级的咨询师总能抓住对方一闪而过的迟疑,提出一两个问题——这个只能靠经验磨出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行到极处便是知”。
所以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圈子的重要性,隐性知识根本没法教,成功的关键因素只存在于一个小圈子里。
三、如何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
1、多感官: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
2、进入好的圈子,好的社群,找到好的导师,要真正品味优秀的人。
3、费曼技巧: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
用输出来倒逼输入。
我们追寻的学习刻度,应该是“掌握多少一二手知识”,“认知效率提高了多少”,“熟悉了什么学习方法”以及最重要的是“输出了什么”。
案例:一位设计师朋友负责过很多大型项目的体验式设计,这需要她短期了解一个行业。她的方法是订阅要研究的领域的所有头部公众号,然后并不打开。做方案前,从行业高手处找到关键词以后,再去搜索,阅读后直接做成文章。
知识管理不要止步于收藏和分类,后面的提取和表达也很重要。
怎样输出?
1、输出内容
写作和演讲是常见的形式,此外还有非常多的形式:
比如产品设计新思路的PPT,开会时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两个人之间有启发性的谈话,哪怕吃饭时一个段子……
2、输出技能
知识也能转化成绩能,比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知道如何搞定客户。
3、输出决策
学完以后决定投身某个领域,做一个明智的决策。
职场人最好的知识输出习惯——复盘
不建议写文章,而是写文档和写复盘。
成功就是找到幸运但是低概率的事,变成知识,并高概率地重复。
什么是联想式“复盘”?
在联想,“复盘”是企业文化中重要方法论之一,是指工作完了再回顾一遍,目的是不断检验和矫正目标,不断分析过程中的得失,便于改进,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规律。
复盘“四步法”
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四、4种知识结构
1、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经典的树状结构就是书的目录。
这些层级再加上首字母缩写,就变成了某某法则,比如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成就事件分析的AEIOU法则。
2、关联结构:体现食物的相互关系。
比如金字塔型结构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漏斗型结构的求职金字塔,比如时间管理的重要-紧急四象限,展现的是2个维度评价的关系。
3、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序列是一种流程图的知识结构,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
工作流程图,就是说明书的步骤指南。
求职逻辑图:
五、知识变现的三条途径
卖什么和如何卖?
知识变现的4种产品:
1、卖时间
2、卖专利和版权
3、卖产品
4、投资
知识变现的三条路径 :
1、携带强势能,做知识产品
一个行业的资产越轻、评价标准越抽象,“马太效应”越严重,所以需要自带强势能,选择好一个好产品、一个关键词。
2、短期大量产出,产生势能
如果没有自带势能,不妨快速、大量产出精品内容,创造势能。
3、做好身边事,发掘宝藏
对大部分人来说,前两种卖时间和投资,恰恰是最好的开始方式——通过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提高判断力。
对于自己可做一些职业教育和生涯规划的资料搜集,一方面用在现有的客户群体中,让他们产生专业的信赖感,形成转介;一方面可以通过分享此类经验接触更多优秀同行,创造更多合作机会,这也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投资能力。
六、复盘,持续精进的重要法门
复盘流程:先想想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事,然后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发现规律。
1、回顾目标
用SMART法则扫描目标
S:(Specific)目标清晰、明确;
M:(Measurable)目标要量化;
A:(Attainable)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R:(Relevant)目标要与工作有相关性;
T:(Time bound)目标要有时限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评估结果
完成情况:
差距:
下次如何提高:
3、分析原因
一个个环节回顾事情的全部流程,分析原因。
可控的:
不可控的:
需要合作的:
4、总结经验
*哪些事情应该坚持做,那些应该马上停止做?
*哪些人、行为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
*哪些事可以做的更好?具体该怎么做?
*对整个事情背后的规律有什么新的认知?
*有没有哪些“经验”,其实是假设?
复盘的契机
感受越即时越好,“复盘会”就在事情发生现场做最好。好的团队就如好的棋手,事情结束后不庆贺也不埋怨,而是坐下来复盘。
有一个人要记录当场所有人的观点和思考,记得记录“感受词”。
思考则需要一定的空间,即时记录感受,并不要当场得到结论。带着思考放一晚上,第二天会有新的思考。
如果是团队复盘,尽量不要一开始就说,而是要大家单独整理思考10分钟,然后再开始。
如果是个体复盘,“反思日记”、“三件事+回顾”都是特别好的复盘习惯,今日事今日“复”。
阅历和经验
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经过2次创造——一次是在脑子里构思,一次是真实地做出来。做事情哪怕失败,都要有一个复盘,这样才没有白交学费。
阅历这个东西,不仅要经历,还要阅读;经验这东西,不仅要经历,还要体验,最重要的,是要复盘。
七、个人成长的两个底层逻辑
明确三观和习惯的养成
第一个想清楚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旦知道这个答案,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没有目标,就会贪多求全,事事应允,会前进的很慢很慢。跟笑来老师所讲的一样,分清楚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弄清楚三观,就能分清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做好哪些事情才会对目标更有帮助。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习惯养成: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宏观上学习知识可分为三个层面:知道-理解-实践(练习)
不能只是偶尔将自己的技能应用到行动当中,要想让自己进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重复练习很多次,而最好的重复方式,就是把练习当成习惯,持续行动。要想学好技能,需要养成微习惯-大习惯-不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