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祝福》这篇课文。高中时学过,印象还很深,尤其是祥林嫂碎碎念阿毛的死因那一段。我还总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得朗读出祥林嫂的感觉。
备课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老师的教学PPT,是以侦破祥林嫂死亡案件的形式组织教学的。我顿时被这个新颖的想法吸引了。在此基础上,我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决定让学生来一次角色扮演,以穿越时空的侦探身份,去侦破祥林嫂死亡案件。上课之前,我期待着这将是一次既有趣又启智的创新课。
我任教三个班,第一个上这次课的是机电1554班。
课前预习任务我布置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即可,上课时,我先以答题的形式将鲁迅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鲁迅嘛,学生们的“老熟人”了,入选教材的篇目之多让学生恨意已生。索性我来问,你来答,看你对老熟人的熟悉程度是不是像你想象的那么高。一番“接龙”形式的问答结束后,我发现大家对鲁迅的作品熟悉度不够,尤其是散文诗集《野草》总被遗忘,小说集《故事新编》根本不记得,杂文集也说不出几部。课本里没有嘛,怨不得学生,这个年代还主动读鲁迅的少年,估计要绝迹了。我年少时也只在姨妈家的书柜里看了看这类书的书脊,不也没读过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奉行的教育准则。
好吧,这些先不讨论了,这篇文章的教学才是重点。接下来好戏该开演了,我抛出第一个问题:“祥林嫂的结局是怎样的?”出乎我的意料,教室里没有异口同声的回答“她死了”,而是充斥着匆忙翻书的哗哗声。动作快的学生说:“她成乞丐了。”我心里一惊,难道没死?结局如此明显,不死怎么分析死因,啊啊啊,我精心的设计估计要全被打乱了。突然间,我意识到,学生的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他们根本没预习课文!这篇文章用倒叙的手法写作的,如果从文章的结尾找人物的结局,只能找到祥林嫂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而找不到她在“祝福”之时死亡的悲惨结局。
于是我只能临时决定,速读课文,从头到尾看一遍,分析作者的写作顺序,顺便找到祥林嫂的结局。十几分钟后,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教学按我设计的方向走下去,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也没出现预想的精彩,两节课结束,我有几分失落。
当天我反思,预习很关键,下一个上课的班级,一定要监督预习任务。
第二个上课的班级是机电1553班,就在机电1554班上课的第二天。由于时间间隔短,我没在PPT 上做太多改动,但是打算加入一段导入,让学生有身份带入,更投入到我设计的教学方案中来。
早读时,我走过教室,听到学生们正在读这篇课文,看来熟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是不成问题了,预习关已经过了。
上课时,我没有过多介绍鲁迅,而是一句带过,然后开始布局:“假设大家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为了鲁镇的刑侦队长,早上接到报案——祥林嫂死了。你该如何调查处理这个案件呢?”一边说,我一边展示PPT,关于祥林嫂之死的刑侦报告:
本以为学生们会兴奋,并积极投入“侦破”,没想到他们并无半点儿喜悦之情,面容平静、有几个人甚至趴桌上睡着了。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课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我赶紧切换模式,开启采访状态。连续采访了几个学生之后,我懂了,学生们并不是对这种上课形式不感兴趣,他们是对祥林嫂这个人不感兴趣。总写看不懂的文章的作者,上个世纪的小说,一个毫无热点的农村妇女,这就是学生们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祥林嫂,无人同情,甚至无人关注,这是那时的社会现实,也是如今社会的悲哀。21世纪的孩子,是物质充沛中成长的一代,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需要更多的引导。高职的学生阅读量少,思维深度不够,也是普遍现象。在《红楼梦》第三章的教学中,我曾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读过《红楼梦》原著的学生聊聊无几,更别提整本著作了。
课还是要上下去,怎么上呢?算了,索性让祥林嫂走进生活吧。让学生们穿越到那个时代不行,那就让祥林嫂先穿越到我们身边吧。“假设她是你的同学,请你描述一下她的外貌。”大的方向很难切入,就从这小小的点破冰吧。后续的课就这样不愠不火的上完了。
课后,我反思,课堂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教师不能把课堂想象得太理想,只考虑自己喜欢的教学设计方案,还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喜好,否则就会出现许多始料未及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