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这句话是廖一梅的名言,最初读到时我是不以为然的,然而随着成长,我终于变成了我不喜欢的人之后,我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许是因为这样的清明,世界都变成了黑白,我也会陷入对亲人的怀念。
这句话形容我的奶奶特别合适。
奶奶是前年去世的,享年95周岁。
我没有见过比奶奶更精明的老人;也没有见过比奶奶更强势的老人;在我的印象中,她就是那条死胡同,永远不要试图让她走出来。
奶奶一生抚育六个儿子、二个女儿,我的父亲是老大。
我父亲很年轻就参军支援边疆建设,所赚取的每一分钱除基本生活费外均寄回老家,帮衬着养家,供弟弟妹妹们读书。因媒妁之言与我母亲结婚后,家里财政支出归母亲掌管。
我想,奶奶一直不喜欢母亲,大抵是因为金钱吧?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很贫穷,而我母亲绝对不是屈从别人安排命运的人。
据母亲说,她从乡下奶奶家逃到父亲身边,是爷爷偷偷出的主意,并且偷偷地给了路费。要知道2300公里的路程,火车在途需要三天三夜。而奶奶在家骂了我母亲三天三夜。
我的一生中仅仅见过爷爷两次。一次是春节时和父母回乡下接大弟弟回青海,一次是老家盖房子。而且那时我的年纪还很幼小。可,爷爷在我心目中意味着草青水绿的故乡;意味着最终的归宿;意味着天底下最疼我的人。
那仅仅两次的见面,爷爷均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家乡的风俗,年夜饭,女孩子是不可以上台子吃饭的,连我奶奶和母亲都没有资格。但爷爷一定要把我抱在腿上,说解家的千金姑娘不一样的,是可以上台子的。
乡下的冬天极其湿冷,每次爷爷总往炉膛里放几只红薯烤给我吃,总还不给奶奶看到。至今我记得那冒着热气、香甜的味道。
有一年,爷爷生病了,医院确诊为食道癌,叔叔发了电报,父亲立刻赶回老家。但因为抢救及时,又转危为安。因为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父亲只能守在身边。
不知不觉中父亲在老家已经超过一个月时间,一方面父亲单位催促返岗,另一方面也关系到评定职称、年终考核等等,母亲让我写一封信给爷爷,委婉地要他劝父亲回来。
我很奇怪,母亲有文化,可以自己写,我仅仅有小学三年级,怎么写信啊?也没有写过信啊?
我生平的第一封信确实是写给爷爷的。我全然不记得信件的内容。后来父亲回来说,爷爷在病榻上读我的信,老泪纵横,喜欢的不得了。直说,我这孙女将来有出息,必定会出人头地的。并对前来探病的亲友四处张扬……
爷爷最终还是没有熬过那个冬天。爷爷去世后,所有人哭过都继续生活,唯有奶奶总是一场又一场地哭。很多年后每晚的哭成了设定好的节奏。我真的很不明白。都那么多年了,至于吗?
爷爷比奶奶大19岁。爷爷去世时69岁了,奶奶方50岁,后来的45年里,奶奶始终在埋怨媳妇不孝(她有六个比较孝顺的媳妇)、埋怨爷爷撇下她,她惟有一个人在泪水中度过。
我说过,我们都终将老去。我对父母是竭尽所能地好。尽管奶奶对母亲不好,经常责骂母亲,嫌弃母亲,但在临终前的轮椅上的两年,她却不要任何人的照顾,只愿意我母亲贴身服侍。
对此我是不满意的,母亲也年事已高,况且有糖尿病,也是不能劳累的。为什么不可以请个护工呢?而且即使母亲这样伺候,她仍然诸多不满,何必呢?
母亲却叹气说,要多理解奶奶,如果我是你奶奶,也要哭死的。
我问:为什么啊?
母亲说,你爷爷把你奶奶当成掌心里的宝,千疼百爱的。你奶奶又为解家诞下这么多儿女,你爷爷更是倾其所有地去爱护。农村里,旧社会,都是男权主义,谁会这样疼老婆呢?
爷爷在世时是老家南沙乡的乡长,为人厚道,远近闻名。
爷爷并不是江苏人,祖籍山东。解放战争时随军南下的,参加过很多次场战役,最著名的当属黄桥战役。也因为这场战役,认识了奶奶的哥哥。
爷爷初见奶奶,惊为天人。看过奶奶年轻时的照片,确实比很多民国的明星好看。
据说,奶奶执意不肯随军离开家乡,爷爷也就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南沙这个小地方。如果爷爷当年肯和部队走,现在就会在扬州军区,后来的孩子们也都不至于靠自己苦苦挣扎。
我的父亲、叔叔们因为爷爷的原因均参军当兵,而且个个都英姿勃发、气度不凡,这全是奶奶的基因起作用。爷爷只是个外表普通的男人。
和朋友聊天时,我常常开玩笑,说如果不是爷爷当年贪恋奶奶的美色,我们也算是名门望族了。
那个年代的爱是纯粹的吧?没有经营、没有算计、不计得失、倾其所有……爷爷对奶奶的爱,既不是欲望,也不是需要,没有曲密婉转的心思,唯有一个男人对女人最单纯的爱……
爷爷一辈子在一个小村庄度过,难道他不知道当年的扬州军区意味着什么吗?真的是愚痴吗?
现代人的情感特别脆弱,我审视自己的情感经历,审视周遭朋友的情感经历,真的不敢妄言什么?我们真的懂爱情吗?我们知道什么是爱吗?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感情吗?深刻而热烈、简单而纯粹,不论有多少荆棘坎坷,不论生活、命运将他裹挟到何处,都能忠贞不渝的、至死不悔的感情还有吗?
奶奶,这一生,最不虚妄的是您……
爷爷,如您所愿,我亦是如您所言,没有辱没家门……
清明之际,惟愿两老乘愿再来,喜乐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