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一直把在家里长年累月买到的或者自刻的光碟存放的很好,有的是电影,有的是软件,还有的是过去文件的存档。很多回忆完好的保存在里面了。去年我买了一个便携的能连笔记本的移动光驱,前阵子我在整理自己物品的时候,想起了自己过去拍的照片有一些光盘存档,加上近期对外公外婆经常有些想念(可能是自己年纪大了的缘故吧),因为之前我曾经亲自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于是开始翻找,最后找到了这些光盘。我用移动光驱把光盘里的照片拷贝到了电脑里。一边翻看着之前的照片,一边思念着亲人,也回忆着之前的经历,五味杂陈。
说起十几年以前,在我喜欢骑行和做两轮车里面偏技术的行业之前,其实是有过一段比较文艺青年的摄影爱好的,纯粹爱好谈不上专业。回头想想也有趣,是不是应该年轻的时候喜欢骑骑车,年纪大了玩一玩摄影才对,可我正好颠倒了过来,哈哈。当时并不是自己有钱去烧摄影,虽说摄影是一种很容易烧钱的爱好,但其实我当时玩的还是很简单非常的经济。
记得大三的假期我在家里翻到了父亲的入门单反相机(品牌应该是Zenit),它一直闲置着,于是我把它带到学校里。我抽空学了学摄影方面的知识,比如阳光十六法则和冲洗流程什么的,周末从在通州的大学坐公交转地铁到西四环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去买些便宜的黑白胶卷、临期相纸、简易的放大机、暗室灯和粉剂等,偶尔放学和周末就出去拍拍照,再偶尔去买胶卷和粉剂补货。每次累计拍完两三个胶卷后,自己用暗袋和显影盒冲洗胶卷,显影,定影,清洗,晾干,晾干的底片筛选剪好。寝室有一个小小的卫生间,晚上不断电,等半夜室友们都睡觉后就带着底片、相纸、放大机什么的进去关好门点亮红灯泡,变成个简陋的暗室。然后放大和类似的显影、定影步骤。
用胶片拍照是充满了期待的。在清朝时期人们会迷信于拍照会被摄走魂魄,而我自己在拍照时也有真的有抓取到什么一样的感觉。等到冲洗胶卷的环节,就会愉快或者懊悔一下,再等到冲洗相纸环节,就又会愉快或者懊悔一下。用现在的话,这属于一种延迟满足。不过无论照片拍的怎样,现在我都清楚的记得,当第一次把相纸放在显影液里来回晃动,相纸上突然开始逐渐呈现出图像并越来越清晰的那种神奇体验,那感觉记忆犹新。很可惜那个相机在毕业后的几次搬家中丢失了,我也找不到那时候拍的照片。虽然基本都是很简单的拍一拍,但如果哪天在家里翻到了,估计又是一次回忆杀吧。
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个爱好中断了一阵,大概07年又捡了捡。我在五棵松又买了二手的120禄莱3.5E和Contax的T3,胶卷也从乐凯变成柯达和伊尔福,现在看这两个相机很贵,但那时候二手相机比较多,价格还好,不过当时也很吃预算(预算充足的话,如果那时候弄莱卡和一些镜头放到现在看都算是不错的投资了)。有一阵也用了用理光的GR Digital数码相机,虽然其实它很好用,但我没利用好,拍了一阵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小时候积累的一点美术功底和在广告公司的经历,培养了一点设计和审美,就偶尔抽出时间好好的拍拍照,去市区里找一找自己觉得不错的景观人文记录记录。其实照片数量拍的并不多,因为花销确实上来了,每个胶卷、每次拍摄和送洗每张照片都算比较珍惜。
120的禄莱双反拍照很有意思,拍照经常是托在胸口,头朝下看,手动对焦和曝光;康泰时则是很小巧,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功能用的也多。那时自己也不折腾冲洗照片了,因为没有那么多精力,而且相机和胶卷的水准上来了,对冲洗设备的要求其实也更高,否则感觉有点对不起它们。于是就去跑跑冲印店,那时候经常去美术馆附近的祥生行,偶尔拍两个胶卷送去冲洗、扫描并刻张光盘,黑白照片我偶尔还要求增加或者减少显影时间。这费用自然不便宜,后来就买了一个带底片扫描功能的扫描仪,就经常只送冲洗了。于是就这样,我间间断断的留存下了一堆底片和一些光盘。
后来这个爱好停了下来。虽然也会接触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但已不是之前那种特别单纯莽撞的喜欢和投入了。曾经以为用相机留下有意思的瞬间,能观察清这个世界,可实际上内心里是看不清的。另一方面说的再直白实际些,当这个爱好从简单原始的记录乐趣变成对影像素质和细节的更高的追求时,就不是能轻易维持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有意思的经历,也挺值得回味的。如今拿出那些光盘,导出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照片,发现曾经越用心的瞬间,在观看照片和回忆时也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绪回到那个瞬间里。从胶片,到数码相机,再到随时可以用手机拍,反倒是越来越提不起劲来。过去的一些照片,不能说算说多好的创作,但现在自己回看一下也有一些意思。
我把一些照片放上来,有些因为是自己冲洗处理和扫描的,因此底片有些斑点。
先上一个自己120相机的自拍,相机现在在家里落灰。对着镜子按的快门。
路边的街拍,这个老酸奶摊位背景是很多的旧海报,当时觉得很有意思
人力三轮观光车
给别人磨刀的老人,取景还不错,但很可惜这张对焦没有对好
放风筝的人
街边的小乐队演奏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石狮子,这张在晚上,狮子被灯光打亮
寺庙的香火
藏饰摊位上的小孩
地铁内的通道,这张应该是用的柯达400
一家旧书店边的陈旧对联,是“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中的一句。
还有一些给家里拍摄的人像,其中这两张我专门给姥爷和姥姥拍摄的人像可以说是对我非常珍贵,每次我看到这两张照片,就好像回到过去,阳光打在他们慈祥的笑脸上,我无拘无束地呆在他们的身边。
那时我给我老婆拍的一些照片挑出了其中的几张,这一张她在看我的那个小相机。我的一些照片也给她来了一波回忆杀。
照片里就是那台Contax T3,接下来就发些用这个135相机拍的。
135拍的黑白细节表现相对120少些,所用的胶卷颗粒感和高低光范围不同,而且两个镜头的感觉不太一样。小相机拍的以彩色的居多了,它擅长的还是色彩表现,黑白也有拍但是很少。这个相机比较适合街拍,抓的比较快。
黑白的人像和120也不太一样,虽然细节不多,不过更注重氛围感,明暗也可以。
画画的老人
一个小孩在门口写作业,有一个mm豆玩具陪着他
这个也是放风筝的人,T3的四周有一些暗角,有点独特。
日坛公园,这个色彩和暗角挺独特的,整体有点发紫。
地铁站台,当时这个光线条件其实比较暗的,胶卷用的一般
一袋蒜
鸟笼
红绿灯
许多彩色的照片是在08年左右拍的,那时候是奥运期间。
国际友人买传统的纪念品,这个色彩感觉还不错
涮肉店,仔细看也有奥运特征
还有一些0奥运会的题材
那个时期的油价
还有些照片,不过就放这些吧,是在一堆拍的不好的中勉强挑出来些的。
每段经历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客观的说那段时间的这个小爱好对我的观察力、设计感和审美有很大的帮助,我庆幸短暂有过这个爱好,也不遗憾丢下了这个爱好,但我感谢丢失和现存的相机,它们帮我留下了非常宝贵瞬间,也感谢老婆妥善保存了这些照片的光盘和底片。过的越久,记忆就越容易模糊,还好有这些”老照片“,在自己容易回忆过往的时候心里难免会翻腾起些情绪,但看到了过去的照片,有它们在,我也就可以偶尔的看看它们,然后把照片连同那些思绪跟它们一起坦然的放回去,这也让我更珍惜一路走过来的现在。
END
2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