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个热闹繁华的城市。但其实更多时候它给我的感觉是枯燥乏味。
我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在一环内,却恰好是热闹以外的的地方。
我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坐在屋子里,看马路上车来车往,载着许许多多的人,在红绿灯交界处作出或同或不同的选择,驶向未知远方。
我想象着这一群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个红绿灯口相遇,然后选择不同的方向,又经过另一个红绿灯,一个又一个,总会再次相遇。会不会也会殊途同归?
又或许在最初的红绿灯,他们选择了同一个方向,却在后来许许多多的红绿灯选择的不同的方向,背道而驰呢?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有些人只能陪你度过短暂的路途,然后消失在下一个红绿灯路口。有的人,却经过很多的红绿灯,和你相遇,余生都是他。
这么想其实也很有趣。可每日都这样度过可不就乏味了吗?毕竟,我没有佛家的信仰,也经不住时间的反复打量。悟得一些小道理也拯救不了自己,稍不留神就原形毕露。
在终日感慨“无聊”之后,我学着一个人出去玩耍。
我必须承认,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仍旧没有办法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惬意闲适。
杜甫草堂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来玩。不晓得查攻略,手中拿着旅行社的宣传单,看着背面的成都地图,从诸多景点里选择了杜甫草堂。也叫浣花草堂,因为旁边有一条浣花溪。
其实不过是因为想起了中学时学习的杜诗。想起那个志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诗人,曾漂泊西南,就居住在这个草堂,写下“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当初学诗时我还曾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这个地方走一遭。当时的想法很天真,仿佛只要站在那片土地上就能够切身体会那个人所经历的所有事情。
可事实是,当我真的站在那片土地上,看着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首先体会到的就是迷惘,我现在是在哪里?这个地方我刚刚是不是来过?
尽管我不愿说,可我的的确确是一个路痴。东南西北分不清,标志性的建筑换一个角度看就不认得了,所以很多时候,我特别感谢百度地图,和它人性化的导航。尽管艰难,可它让我没有把自己丢掉。可它在景点里没办法导航。于是我只好看着路标慢慢摸索道路,这严重地导致了我没办法充分地观看所有的景点。杜甫草堂作为一个景点其实不只有草堂,它很大,我是下午1点左右过去的,原本就只能勉强逛过一遍,再加上我绕了了不少冤枉路,我连逛过一遍都来不及。说到这,我必须强调的是,如果有人和我一样不太能认路,又不是清楚了解杜甫生平的,还是买一个电子导游吧。
杜甫草堂其实是一个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景点。很多东西,如果你不了解它背后的含义,就不会有更深的体会。所以,除非本身知识储备足够多,不然有人领路和讲解大概是最好的选择了。可以在门口雇一个导游,我记得也有暑期过来实践的小导游。关于小导游,他们都是当地的小学生,利用暑期的时间过来社会实践,对诗人的生平、草堂一景一物背后的故事了解甚多,比正式的导游不差多少。我一直很佩服他们,知识的储备和灵活运用,以及作为导游的落落大方。但是一个导游往往是带一群人的,这样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必定不会很久,没办法随心所欲充分地了解体会,也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如果可以,雇一个专属的导游。没有条件的话就像我上文所说的,买一个电子导游也是不错的选择?
杜甫草堂里边卖也有卖纪念品的,印象中不多,三两家。我个人认为值得买的东西不多,诗集和草堂彩绘书签是两个,还有一些东西几乎是成都所有景点的必备品。
在杜甫草堂待了一个下午,因为准备不充分、时间不充裕,我收获并不多,倒是双脚走得酸痛。
写不完啦~在成都待了差不多有半年,景点几乎都去过一次。先这样吧,后边再慢慢补充。回忆录?游记?不知道在写什么系列,先记下来再说吧。毕竟以后也许不会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