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不是萦绕在鼻间,而是心间

文人们给人的一大印象就是:会吃,会玩,会生活。比如宋代的豪放派诗词大师苏轼就凭“东坡肉”笑傲厨界,还对喝茶泡茶颇有心得体会,曾专门写过一首杂诗《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诗里的蟹眼、鱼眼指的是烧水的过程中,水快滚时起的泡泡,由小及大,直至沸腾。正是他们这种细腻敏锐的情感和观察力,才能将平淡的生活描摹出斑斓色彩。


在现当代的中国北京城,也有这么一位文人,他一辈子写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一手研究翻译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一手将生活写进了散文,他的散文集还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这位文人就是梁实秋。


在梁实秋的散文中,谈吃的文章尤为吸引人。大街小巷、饭桌上常见的饭菜,到他的笔下,就如同入口的山珍海味一般,醇香浓厚,后味无穷。在《人间食色,至味清欢》这本书中,他讲老北京的那些吃食,寄托思乡之情;讲不同地域的特色饮食,彰显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讲饮食的内功心法,让人知道原来对吃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传统。


思乡本无碍,最惧乡味改

作者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自小走街串巷吃的都是京味儿。长大后求学工作,东奔西走,最惦记的就是那个味儿,日思夜想都希望能吃上家乡原汁原味的美食。


北京烤鸭

去过北京的人都会被问两个问题:爬了长城没?吃了全聚德吗?北京的烤鸭世界闻名。但北京人的老叫法可不是“烤鸭”,而是“烧鸭”。通州的纯白鸭是上品,为了让鸭子更肥美,还需要“填肥”,这是北京特有。


烧鸭出炉后,师傅当中片鸭,片要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晶莹剔透,然后是瘦肉、鸭头、鸭尖。后来啊,餐馆都觉得“填鸭”太费时间和饲料,都改成叉烧烤鸭了,虽然烤出来看着也是焦黄,但是只有皮和肉,没有油,味道差很远。


糖葫芦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放学,我都会在放学路上的市场里买根糖葫芦吃着回家,脆甜的糖衣配着酸倒牙的胖山楂,味道刚刚好。


北京的糖葫芦有三种:麦芽糖(糖稀)、白糖和冰糖,其中冰糖葫芦最正宗。琉璃厂信远斋的糖葫芦,最得梁实秋的青睐。一般的冰糖葫芦都是用竹签串起来,但信远斋的颗颗都是分开的,山楂大,成色好,而且很干净。


豆汁儿

“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北平人。”胡金铨在《谈老舍》这本书中这样说道。这个说法我举双手赞同,毕竟如果不是真爱,谁能忍受得了豆汁儿的怪味。


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最开始是用来喂猪的,可是它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鉴定北平人的一道压轴餐点。豆汁儿有三个特色:酸,酸里还带着馊腐味儿;烫,只能小口喝,不能大口灌肚;就辣咸菜。往往喝完豆汁儿的人都全身冒汗,这样反而过瘾。


一方水土养一方菜

在兰州上学时养成了个习惯,周末早上必来一碗牛肉面,粗细任选的面条,舀两勺油泼辣子,再倒上香醋,吃完之后心满意足极了!出了兰州,也吃过不少牛肉面,每个店都标榜自己是地道的兰州味,但都差点儿火候。有兰州朋友说:“牛肉面出了兰州就不是牛肉面了,水质不同,原材料不一样,吃地道的还是要来兰州。”


狮子头

淮扬菜以精细著称,口味适中,被选为国宴菜,而狮子头则是淮扬菜的代表之一,说直白点儿,就是肉丸子。但这菜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


做狮子头有两个注意事项:一是不要把肉剁成泥。传统认知里,做丸子的肉应该要剁成泥,但狮子头的肉可不能这么做。要选三肥七瘦的肉,剔除筋络,将肉切成碎肉丁,越碎越好。二是别千万别在肉丁里洒一大把芡粉搅拌,这样不好吃。将芡粉抹在两个手掌上搓丸子,就像是用芡粉做了个膜,把肉末都包裹在其中,入锅油炸,然后入锅蒸熟,即可。


佛跳墙

周星驰在《食神》中用“黯然销魂饭”挑战豪华的“佛跳墙”,最后赢得食神之位。但现实中,佛跳墙可没这么容易被比下去,毕竟单从食材上说,它就比许多菜昂贵得多:海参、蹄筋、鱼翅、香菇……十几种配料放进鸡汤中前后熬两个星期,将不同的味道融为一体,喝起来回味无穷。佛跳墙源自福州,这种有耐心的慢熬,和广东的煲汤如出一辙。


饮食的内功心法

中国人对吃的热衷,对吃的讲究,天下第一,世界闻名。再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比中国人还看重吃了,包括法国人在内。而且,中国厨师的技艺超群,一把菜刀走天下,每当我看到西方尤其是德国的各式各样的厨房刀具时,都会无比自豪:“这些五花八门的刀具我们中国厨师根本就用不上,什么丝、丁、片、块,我们一把菜刀就解决了!”


作者在书中还专门指出,中国人中最擅长吃的,就是北京的旗人。他们那时不缺钱,就开始变着花样地吃,各种琢磨。记得之前看一本书上说,核桃虽然营养高,但干吃还是会带着涩味,旗人们吃核桃则会带着葡萄干一起吃,这样能抵消涩味,嘴里只有香甜之味。


说起关于吃的特色文化,绝对离不开“食补”。羊肉温补、牛肉热燥、夏吃萝卜冬吃姜、螃蟹性寒要配黄酒姜丝……每个食材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功效,如何结合还颇有讲究。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钻研食谱,专门讲述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比如袁枚的《随园食单》。作者力推张起钧的《烹调原理》,这本书将烹饪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读完后让人受益匪浅。从选材、刀工,再到烹饪的方式(煎炒烹炸),一一道来,兼职是吃货福音,我已经准备把这本书买来仔细研究研究,哈哈哈哈!


从《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孤独的美食家》等节目的大火我们就能发现,美食对人的重要性,它太有疗愈功能了,就如这本书书签上的这句话:“山河远阔,不如一碗人间烟火”,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碗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一碗不够,那就两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681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1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623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3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6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6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4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7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2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26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4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1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