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自觉并不是一个邋遢脏乱的人,无论是在家还是与人合租,都更希望能保持房间的整洁,至少不乱扔乱放。私以为这样就差不多了,只是不会很深入系统的整理。
但真正打开这本书,接触了作者先丢弃再整理的理论,选择与怦然心动物品相伴才是关键,猛然发现,要想理解整理,更好的过品质生活,势必要从实践开始
丢衣服
即使是没有严格执行绝对“怦然心动”的标准,依然从衣柜中找出了3大袋极少会再穿却一直占用着空间的衣服。而过去几年中屡次搬家虽然也丢了不少杂物,却一直带着这些“累赘”,可想而知耗费了多少精力与空间在这些上面。而也的确如书中所言,少了不喜欢的,衣橱不再拥挤了,才真正发现了这几年我喜欢的衣服都主色调。真正需要买的高频次使用的衣服的款式是什么。而不是在逛街时浪费时间淘打折款,买回家却再没有穿过。
丢文件
一直以来不舍的丢的图纸与文件也一样,堆起来竟然也厚厚一沓。而每次都要在这许多堆着的文件中找到真正需要的那几份的我,也真真是有耐心。至于那些笔记,更是早就过了时效性也再不会去触碰的东西,完完全全可以全部清空,留下空间与整洁。
小物件
小物品更是如此,过期的药品化妆品,不再用的电线,手机壳儿,厚厚的物品包装袋与说明书,这些许多都完全不需要再考虑可以离开我的柜子,也不至于每次找东西时都因为满而看不清。下一步需要好好思考下笔各色的与眼前堆满食物零食的桌子,只消初步大约3成以上是需要被丢掉的。显然,因为稀缺心态的作祟,没没去超市都会过渡储备,以至于一直有占据桌子下空间与各种塑料袋。
完成了“先扔”这一步,把留下的部分分类,让他们按照舒服的姿势呆着,还真不是难事,更没有东西多放不下没地方的烦恼。
何况,如今的这层标准,还是太低了,并没有真正的严格的做到“怦然心动”。下一次更加到位的筛选,会帮我释放更多的空间。从被杂物包围到只选择最需要最喜欢的物件,前路还很远。但显然,我已经感受到了小减负带来的快乐。
1.极速下降的物欲
自从开始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也越发关注了物品的真正价值属性。不是价格,而是使用频次极其所带来的幸福感。真正喜欢的在可成受范围内的东西无须计较它的价格高低,当下买当下用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剖析自己需求之后,的确,很久没有再买过不需要不常穿的衣服,包包与鞋子。笔记本也被一个个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帮我记录生活。
2.集中存放,方便寻找
有3把伞时,出门时却总不知道该在门口找还是去柜子中或地上某处。药乱放,每次生病的时候却找不到最需要的那盒。最可怕的,还是哪里都有的电源线。而当我只留下了一把最喜欢的伞,反而每次都记得在衣架附近拿它,丢掉了过期药,集中在一个盒子里,总算不用为找药而烦恼。电源线的问题更加简单,皮筋帮忙分开卷在一起,全部排在一起,果然不再因为每次分开缠在一起的线,区分各种对应的设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3.少到每件都能看到,提高使用率
那些压箱底的东西,比如翻箱子找到的眼罩,一直没有带过的耳钉,没有拆过封的硬盘,掉到了深处的抱枕。不发挥应有的价值让它们消失在实现中,才是最大的浪费。占有而不使用,也同样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整理房间,其实更多的是整理自己的生活,审视它,判断它,更好的应对多变的它。不困于归过去,更不惧怕未来,聪明的把现有的喜欢的物件物尽其用,从奴隶的状态变为主人,才是真正的整理与解放。
于我而言,改变,从整理开始,从更自信的判断,果断的放弃,更明智的使用开始,生活必将有所。这本书,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