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就是是受《读书这么好的事》的启发,从此爱上阅读,爱上书籍。所以当时便买下了这本书,近来阅读后,便觉得感触颇深。从上学的时候便不断地被告诉要读书,其实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的会读书,很幸运遇到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爱上阅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会读书更要用时间和心思。这本并不厚的书中,提到了很多作家的名字,有很多是我没有听过的,这也向我们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扇门,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读书的目的: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前我读书是有明确目的的,小时候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考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或许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但是到底什么是好工作?记得那年我考上教师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当老师好啊,有寒暑假,工作清闲,工资稳定。那时候我想:这大概就是好工作了吧,终于这些年的书也没有白读。工作几年后,我对此产生了怀疑,我又重新问自己:当老师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我这个非师范学校出来的老师其实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想象阶段,对于教育学生也缺乏理论的指导。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时候,我还记得一个专家推荐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是推荐给新入职老师看的,我便抓紧购买了一本。读后我对教育有了一些直到工作几年后,我想读书,只是为了提高自己,是自己内心的需求。当我听一节专家讲课,看到他们旁征博引的时候,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羡慕。我知道每一节课其实都是自己阅读史的展现,我们可以学习老师的讲课技巧,可是技巧背后丰富的阅读阅历是学不来的。最近还有一句话触动了我:说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细想一下,说的多么像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和家长啊。
读书的乐趣:现在我对于读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时候还没有感到乐在其中的感觉。先贤圣人的书籍早就告诉了我们大智慧,只是在初中那个阶段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对知识的理解还欠缺太多。前几天儿子十二点的时候问我时间,我告诉他后,他非常委屈的问道:”刚才的十一点半呢?“我对他说已经过去了,不会再来了。他又哭着问为什么不会再来了。看着那委屈的小脸,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孔子先生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儿子的脸上突然不再委屈,他对这陌生的话语感到好奇,便反复地问我,我也反复的说到这句话。我还和儿子说道这不是妈妈说的,是孔子先生告诉后人的。第一次在初中学习《论语》的时候接触到了这句话,后来也反复看到这句话,到今天再把它背给儿子听的时候,我才恍然到:原来先人的智慧都在那简短的字句中了,只是当时还未理解罢了。
一个教师,应该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所以要努力培养自己做一个对书籍有着独特情感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