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价值元素由资金端、资产端与金融中介构成。金融中介是银行的基本职能,通过对接资金和资产来实现社会资金的融通。由于资金和资产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其互联网化的步伐也不一致,使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变革也有一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即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客户交易的银行,其采用完全数字化的方式,作为信息中介,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包括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交易金融服务。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可分为三大阶段。首先是资金端的互联网化,即银行理财及负债等的互联网化;其次是资产端的互联网化,即客户融资借贷的互联网化;最后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即银行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发展蓝图
1.0模式:资金端的互联网化
资金端的特征是交易低风险、产品标准化、交易高频率,其长期痛点是长尾投资需求受到压抑、投资便利性低。所以,一个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的渠道,可以解决资金端的痛点。而安全、便捷、廉价、覆盖广泛的互联网渠道正好能满足这个要求。
有赖于包括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环境的成熟,互联网交易型银行首先出现在资金端。资金端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投资交易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从限时限点向随时随地变化。如陆金所、余额宝、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等,利用互联网渠道提供投资服务,正是资金端互联网化的代表。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
1.0模式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满足中国长尾客群的投资交易需求、提升投资交易的效率、增强投资交易的体验、降低投资的交易成本,从而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打下根基、奠基客群、积累数据。
在现阶段,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的模式已有较多成熟的实践。但是,资金端的互联网化只是将原有金融产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而金融产品结构、投融资风控手段等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模式
2.0模式:资产端的互联网化
资产端的特征是风险高、差异化程度大,其长期痛点是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特别是长尾客群)、流程繁琐。为此,相对资金端,一个单纯的互联网渠道还无法解决资产端的痛点,需要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提升资产端信息对称程度,从而通过透明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流程。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在资金端完成互联网化后,基本实现了投资普惠,但资产供给并没有跟上资金的需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资产端互联网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资产端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资产获取渠道从线下网点、客户经理向基于交易场景、碎片行为的数字化线上获取转变。如蚂蚁微贷、京东白条、微众微粒贷等,利用互联网渠道、数字化手段提供融资服务,正是资产端互联网化的代表。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提高银行与资金短缺者的信息对称性,实现融资交易服务的社会普惠、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而实现资产端与资金端的互联网化,为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打下基础。
在现阶段,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的完善还有待于技术成熟和对模式的不断探索。随着资产端和资金端均实现互联网化,其交易模式将发生较大变化,未来必将倒逼金融中介进行互联网化变革。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模式
3.0模式: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交易型银行
当资金端和资产端均实现高度互联网化后,此时资金与资产的交易特征特是客户长尾、资产小额、交易高频、规模量大。痛点是传统线下人工运营的银行经营模式将难以匹配这种新的交易模式,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资本约束将成为交易规模的瓶颈,需要向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转型,改变银行的角色定位。而这将有赖于数字货币、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成熟。
金融中介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信任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健全、银行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升级、数字化经营、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迈向成熟阶段。如招商银行与广东网金控股公司联合打造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还有比特币等,可以作为互联网化投融资交易服务、去中心化支付清算等信息中介服务的雏形。因此,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3.0,即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3.0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构造了一个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社会金融网络,金融交易体验最佳、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将实现投融资交易的社会普惠,从而对金融体系进行重新塑造、对银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正在逐渐实现完全互联网化、平台化,并作为信息中介为投融资交易提供服务,通过企业自银行交易、银行投融资平台交易、跨平台交易、债权转让交易、场外开放平台交易构建完整的交易型银行生态。投融资双方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直接借贷和收益权转让两种模式。
在短期内,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将成为传统银行的重要补充;而从长期来看,传统银行将完成全面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声明:本文言论不代表09大数据网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文章来源09大数据,www.09dsj.com ,微信号dashuju09 ,09大数据网站诞生于2012年10月,是一个以09大数据网微博、微信起家的自媒体资讯、互动交流的站点。其内容涵盖互联网+行业最热资讯、大数据、数据分析、互联网产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