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思维模型
02 背景
发生在村里的一件事,村里大部分青年、中年都在外经商打工和出国了,极少回老家。连任3届的老村长,因一篇网络谣言被制造谣言者抢了职位。经历谣言者发帖、知情人回应、公安机关介入调发布声明的一波三折。舆论反转,剧情跌宕起伏,究竟谁撒谎了?曾经一度相信谣言、相信自己判断人在兜兜转转之后陷入了沉默。
03 分析结论
1、建立理性推理,避免轻率决断:当我们看到一个观点或结论时,不多做反思而直接信以为真,这样的决断显然是不严谨的。但如果你先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理性分析这个观点和结论是否真实可信,若得出不同的结果﹐这表示原来的推理是有问题的,之前的结论也未必对,若结论相反则更要质疑。当我们开始谨慎的思考,自我检视自己的想法与推理之后,我们可以避开很多可能发生的错误。
2、寻找推理过程中的漏洞:首先识别信息,看到信息时尝试找到并区分信息中发布者的观点和引用的事实;然后判断信息,找到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被事实证据支撑的观点才能成为论点;最后是寻漏,指的是判断事实证据是否足以证明观点,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实本身并不可信,一种是事实可信但不能证明或推导出此观点。只有当证据确凿并且推理过程无懈可击时才证明论点是值得信赖的。
3、正反对比,避免情绪决断:
在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出判断之前,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而且都会坚持己见。这往往是我们的思考受到情绪左右。会导致感情用事和决断。若要克服必须有很强的理智思路,让情绪和理智分开。需要用正反对比为结论寻找证据,由证据来决定结论。当有一个结论时,同时假设该结论的反面也是对的,两边同时寻找支持的理由。例如,当你认为村长的为人如造谣者说的那样,然后寻找他是那样的依据,同时你也反问为什么他能连任3届?大部分常住村里的村民为什么支持他?发布者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尝试这么做将会发现,当你不被造谣事件绑架情绪时,你考虑问题会更周详,判断会更准确。
04 最终结论
我们生活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类似的事件发酵背后都有盲目相信的人有意无意充当了推手。网络中的大部分文章不缺语言、包装和技法,缺的是科学的思维和推理。用辩证的思维来审视和接纳别人的观点是独立思考必备的能力,然而不重事实看热闹是时下很多人的弊病。要分辨和判断信息的可信度不是靠直觉就能解决的事。要想真正做到辨伪存真,就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