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WJ的社区活动,我们是当成一个产品模块来做的,就是要将活动产品化。因为社区用户存在着领域集中但用户属性分散的现象,所以我们准备做社区活动时就聚焦到某一类用户:我们发现小区的妈妈群体更期望结交其它妈妈,也希望给孩子结交更多的玩伴,同时如果是全职妈妈会有更有空闲时间需要打发。又基于妈妈在一个家庭中担当着消费角色与我们其它业务模块建立连接,妈妈更愿意传播有助于我们建立口碑。所以我们就把社区活动聚集于社区妈妈群体。
与其它互联网产品/活动不同的是,社区相对封闭,不同社区之间很难发生交集。但单位小区因为用户规模的限制会直接影响我们社区活动辐射的用户数。所以我们将社区活动拓展为附近社区的妈妈一起参与的主题活动。因为妈妈群体最最关注的还是孩子,所以我们策划了两个系列的社区活动:辣妈主题活动和亲子主题活动。
WJ社区活动运营过程中,有几大关键点:
1 通过“通用主题”形成产品线上的一道风景:我们只创建了两大系列主题:辣妈主题和亲子活动,每期的活动都是往这两个主题里套。一方面用户容易识别,另一方面让用户形成固定印象。
2 保持活动固定频率持续运营:活动产品化的核心,让用户形成固定印象的第二要素。如此也才能建立口碑(口碑就像盖金字塔,就是不断的叠加才能形成口碑效应)。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版块周期性的推出、组织着不同主题的辣妈活动和亲子活动。
3 让用户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充分调动起有特长的妈妈作为活动发起人,并以其身份发起主题活动,我们同时策划了“活动达人”这个角色,让活动达人用户在社区圈子内建立自己的口碑和粉丝效应。比如L妈妈教育背景善于带孩子读绘本,于是就有了L妈的不同内容的读绘本亲子活动;比如Y写的一手好书法带着孩子们一起的写春联亲子活动等等。
4 尝试收费:其实这是一个重运营的活。从策划、组织、文案、推广到活动达人管理,虽然除了文案我们只有两个人在做这个事,每周2到3场的频率,为了把活动做的有声有色有转化率必须专注于细节,在有限的人力却难将活动规模化。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免费,我们大胆的测试了用户对于付费活动的接受度,收费才能保证高质量活动的持续发展,同时大部分费用主要用于给活动发起人的激励了,也让活动达人这个有机体能够正向运转。
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能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难以割舍的,虽存在即合理,但从一切要回归商业本质!
近来和一个朋友讨论于“社区运营”,“社区运营”这个概念可大可小。于是我针对于一个案例公司进行活动产品化这方面的思考,如果XX公司已经有大量用户,但目前所有业务都是线下操作完成的。XX公司又想能够让他们业务范围内的用户都可以进入XX创建的圈子,形成线上XX社区。
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有一个APP在被大量用户在里面发帖子、互动……(我想说这就是没有想清楚的产品意淫!)
基于此案例产品我还进行了一番胡思随想:
为了读书笔记,我也是拼了。我觉得这是针对于“产品活动化”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延伸性思考。
Real 2016.4.2
随便扯扯:可算把欠下的这篇笔记交差了。虽然做PPT是很头疼且费时间的一件事,但这个过程更有助于逻辑性的思维方式,通过结构式作图有助于深度思考。现在想想那时我刚进CZ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做了一个PPT,现在想想那时做的还真是拿不出手,所以不断更新了很多版(虽丑但帮我们拿下了很多成交&订单)。到现在的PPT也有很大进步了。目前又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要进阶突破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