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很多 整理和扫除的理念,但把道理在现实,中运用是需要勇气和推动力的。是的,即使收拾家这样的“小事”。
很喜欢宜家的装修风格,也惊叹日本人可以把家里收拾“空无一物”。如今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原本还想着要积攒,节省,囤积,但家却被一点点填满。每天生活在推挤如山的物品之间,让人恍然这到底是“谁家”的房子?我的,还是杂物的?
一直想将扫除力践行,妈妈某天也提出想收拾家,一拍既合。学习了那些关于“断舍离”的理论,我知道面对家里安置不下的种种物品,只是收纳整理远远不够,那只不过会让人陷入无穷尽的整理轮回。所以,第一步就挑选出真心喜爱的物品,丢掉“鸡肋”之物。
要知道,思想的转变往往难于行动。 因为这是父母家,首先要妈妈选择什么留、什么走。 这一点儿也不容易,原本以为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就是自家的,即使不用堆着也有安全感。但我妈就是我妈,即使感觉不好受,还是勇敢地跟旧物告别。虽然我在一旁一直在鼓励她做出判断和决心,可还是在心中敬佩她的勇气。这些天的清理,也让我妈也逐渐意识到,闲置不用并不能代表真正拥有,好好珍惜就要好好使用。
时间长了,东西会跟人产生千丝万缕的羁绊,所以就算闲置也会赋予不舍和感情,尤其有些物品也许是你时光的见证者。但人不能因为太多(简直是过剩)的物品分散掉重要的精力或能量。无论是物品还是关系,定期整理也是一种轻装上阵。这有点像蝉蜕,不断脱去被物品的限制,定期清理和舍弃,让新的自己不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