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的世界又不一样大——你只活在你能看见的世界里。
正如一条鱼只能看到水里的世界,它看不见森林的繁茂,只有跳出水面,它才有机会一见陆地世界的宽广,才有机会一窥树林的繁茂。我们同样也都生活在自己能够看见的世界里,看不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无法想象出来,只有当你跳出自己的世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有些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这是你的世界的主观事件,并不是客观真理,但当你的眼里只有自己时,你会把你以为的当成真理,而不容他人置喙。而这恰恰又让你丧失了转变你以为的世界的机会。就像以前我以为粽子只有甜粽子,月饼只有甜月饼,长大了才发现,粽子也有咸粽子,月饼也有咸月饼。不管你接不接受咸粽子、咸月饼,它们都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而甜粽子、甜月饼才是你以为的。
之前一个老师写下: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看的不光是世界的风景,看的还有这个世界的客观真理。或许这些客观真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但看的越多,你越能包容这个世界的变化,越能接受这个世界上的种种不一样。我和你性别不一样;我和她性别一样,但性向不一样;我和她性别、性向都一样,但追求的价值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两个人看待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也不会一模一样。
“你以为”这个主谓结构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事物,限制了我们的想法,我们的眼界,我们的行动,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偏见,这种认知偏见又进一步的造成“你以为你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的假象,从而让你不断寻找理由证实这个假象,而不是选择跳出“你以为的世界”,去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还有不一样的风景。
就像我们熟知的地域黑,某某城市的人怎么怎么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独立个体,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用一个城市来形容,或者认为这个城市的人都是某种人,这不是一种偏见又是什么?又比如说种族歧视的存在,从古至今仍未消除。再比如对同性恋者的厌恶,仅仅因为他们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就可以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的吗?一系列的“你以为”造成的认知上的错误有很多很多。由于每件事物、每个独立个体都有不同的特征,归纳法(由个体特征归纳整体特性)和演绎法(由大部分的共有特性推断个体特征)在现实世界都不是最好的认识方式。
最好的认识方式应该是——同理心。
当你能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当你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当你能跳出你以为的世界的时候,你才能看见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或许这个世界也会让你意识到更残酷,但这也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所在。你和我确实不一样,但你和我的不一样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我应该谢谢你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