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会写与吃相关的文章。今天我要写的内容是与烘培有关,可烘培也是有关于“吃”,所以无所适从也尽力而为吧。
我从小就喜欢吃饼干,无论是散装的,包装的,盒装的,只要是饼干都喜欢,以前嗜甜,薄薄的饼干上覆盖上一层一粒粒的白糖,就更加无法抗拒。对曲奇的最初印象源于蓝罐曲奇。小时候,过年过节,从外地回来的亲戚会给我们带一盒正宗的蓝罐曲奇,而每年能吃上一回这种曲奇也算是我的快乐之一。那时候我也不懂曲奇是什么,也不知道黄油是什么,一心感叹着这世界还有这种饼干。对蓝罐曲奇的印象,闻着香吃着脆。所以,等到自己做饼干吃的时候,追求的还是酥脆的感觉和浓浓的黄油香味。
我对麦芬的最深印象是在以前看美剧《绝望的主妇》时留下来的。里面的Bree是非常懂得烹饪,对料理有极高要求的角色,在我眼里还有种强迫症倾向。她要求家人每天晚上都要穿着整齐地坐在餐桌旁吃正规的dinner,有前菜,主菜和甜点;她几乎是美味食物的保证,只要是她做的食物,无论卖相还是味道都能让人折服甚至汗颜;每当她需要去迎接某个邻居或者跟别人道歉的时候,她都会做满满一篮子的麦芬去送给别人。那时候给我的感觉是,麦芬作为一种食物,虽然朴素,却有种莫名的治愈和让人快乐的力量。
我也非常喜欢吃麦芬。星巴克的蓝莓麦芬是我喜欢吃的,软软的,不甜也不腻,里面蓝莓也没有酸味。不过,上次我试了他们新鲜推出的橙味的麦芬,不太喜欢。麦芬里面确实有许多橙皮粒,但因为这些橙皮粒并没有很好地融入蛋糕里面,总觉得像吃着一粒粒的什么东西,不够入味。
磅蛋糕,对我来说,是一个心心念念的存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世界有那么多蛋糕,我也曾吃过各种各样的蛋糕,可最后,我最喜欢的还是磅蛋糕。它是一款包容度和操作性都极高的蛋糕。简单地说,100克的黄油+100克的白糖+100克的面粉+2个鸡蛋,就能做一个完美的磅蛋糕,事实也是如此。磅蛋糕不需要花哨的配料,也没有繁琐的技巧,全部的精髓都在它那简单纯粹的配料融合和搅拌上。不辞辛劳地喜欢磅蛋糕,就能做出完美的磅蛋糕。这是我说给自己听的。
自从上个烤箱坏了以后,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做烘培了。上个星期,我买了一个新烤箱,于是又开始了一个人自娱自乐的烘培时光。
这一次,我只备齐了自己真正需要的工具,其他多余的我都一概省掉了。虽然烘培需要精确度,可因为量称不在身边,我又不想买一个新的,所以甭管100毫升与100克之间有什么差距,手上仅有的一个量杯,我也凑合着用了。像市面上的黄油,有250克装的,有400多克装的,那稍微用眼睛度量一下,也知道100克的黄油大概在什么地方。所以,没有量称也不需要慌。
烘培的感觉是需要积累的。做饼干与做蛋糕时候,面糊的搅拌程度是不一样的。做磅蛋糕的时候,面糊要搅拌到起筋的状态,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有层次和松软度。怎么搅拌,以及搅拌多久,这也是一种感觉的积累。
我喜欢的这三样东西,它们都是简单但又可以变化无穷的东西。像饼干/曲奇,可以做蔓越莓味道,巧克力味道的,单纯的黄油味的;也可以做扁的,正方形的,圆形的;可以做酥脆的,也可以做软的(软曲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磅蛋糕。上面说的配料,再额外加上一个配料,就能做出相应味道的磅蛋糕。譬如加一个南非脐橙,就能做一个香香甜甜的橙味的磅蛋糕;加一个柠檬,也能做一个柠檬味的磅蛋糕;加上朗姆酒和葡萄干,就能做一个朗姆酒味的葡萄干磅蛋糕。无论是橙子还是柠檬,擦成丝的皮屑入料,用刀切开一半,一半到汁水用来入料,一半的汁水用来熬成糖浆刷在刚刚做好的蛋糕上,那种黄金配比真是让人惊叹。在这方面,我不需要量称,仅仅用这种方法配比就足够了。
可以说,磅蛋糕的基底是一个非常经典,且经得起考验的基底,它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尝试与变化。还有比这更让人钦佩的存在吗?对我来说,它简直有种傲视众生而屹立不倒的自傲。
我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在烘培上,无论是饼干/麦芬/磅蛋糕,基本上半个小时的操作时间就足够了。把搅拌好的东西放在烤箱里,再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洗干净,我又开始做别的事情。我总跟自己说,我要把烘培锻炼成像切水果吃水果那般自然而然的习惯。什么时候想做什么的时候,不用再费心费力地去研究食谱,把脑子里保留的经验抽取出来就可以了。
幸好,这个星期以来的烘培尝试都没有失败。有种“量变到质变”的水到渠成的感觉。以前,每次烘培的时候,我都会有些紧张,心想会不会烤焦啊,不好吃啊什么的,可这几次,我的心态放得很开,每次都是乐呵呵地做,而结果也乐呵呵地呈现出来。至少我自己是非常满意的。这或许就是我想要的烘培体验。
烘培,抵不住的自娱自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