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厉,不娇纵,正面管教一一《正面管教》第一章“正面的方法"读后感
一、剖析原因。
1.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以前的孩子那种顺从、有责任感和上进心呢?
(1)20世纪中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化,是造成孩子们的变化的直接原因。①第一个社会变化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②第二个社会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2)与选择不同教养方法的父母或老师的态度有关。
①严厉型。当父母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培养不出责任感;②娇纵型。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骄纵时,孩子也培养不出责任感;③正面管教型。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前两种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我们坚持不懈地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才会逐渐减弱。
二、三种不同教养方式的特征及效果。
1.三种不同教养方式的特征。
(1)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2)娇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3)正面管教型——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2.三种不同教养方式的效果。
(1)严厉型的管教方式。孩子的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惩罚教给孩子的是暴力、偷偷摸摸、不自尊自爱以及其他的负面“技能"。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
(2)娇纵型的管教方式。会培养出未来的“无政府主义者"。娇纵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羞辱,并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而不是依赖自己和相互合作。
(3)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的,也不娇纵的方法。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正面管教的目的,在于获得积极的长期效果,以及立竿见影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且,还会教给孩子具备良好的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教养方式,父母的发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这能否实现取决于孩子是否被培养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必须具备七项感知和技能。
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
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内省能力,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⑥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⑦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长久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生活技能,培养出责任感,孩子才能具备以上七项重要感知和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如果允许孩子在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时,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干边学,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这种感知力和技能。
四、惩罚是什么在起作用?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效果回敬我们的惩罚。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这些反应是否称得上有效呢?我们来对照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五、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1)和善与坚定要并行
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2)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在制定和实施限制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
(3)“和善而坚定”的处理方式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能够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生气的当下,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帮助孩子和父母学会有效沟通的一个好方法是定期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人能有机会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上,用头脑风暴法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中选择出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尊重的方法。
(4)要经常使用“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增进你和孩子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建立心灵纽带)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正面管教的方法能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主题。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短期有效,但长期负面效果)
惩罚短期有效,惩罚通常会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会造成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一一第二章“几个基本概念"读后感
一、“赢得”孩子
1.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
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因此,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
2.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四个步骤的根本。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
3.言行背后的感觉,比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当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和信任的气氛。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我们要用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二、阿德勒的八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如何看待他们为基础的。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孩子对此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孩子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认定的达成目的方式可能也是错误的。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的不当行为,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孩子行为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孩子行为令人讨厌时,其实就在向你传递一个密码,希望你能破译它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是一个密码,并且问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处理它的隐含想法,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作出反应时,孩子就能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社会责任感,它是指一个人真心关心同伴,并且真诚的想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一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特别地照顾,理应享受特别地服侍,这种不良心态就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自信的机会。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6.平等。
很少人否认人人平等的正当性。但当它变成孩子和父母平等时,很多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孩子们没有与我们一样的经验、知识或责任感,他们怎么能和我们平等呢?其实,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这也是正面管教坚决摒弃羞辱孩子的原因之一。羞辱与平等和尊重的概念背道而驰。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1)我们要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2)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3)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
8.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一定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了,不要想当然,必要时候核实孩子的感受。当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时疏远和敌意,就会转化成亲密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