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认同感和给予回应支持的巨大作用。
这是我为什么总会写评论的一个原因。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想要别人怎么做,自己最好也付出同样的行动。
当然这和我爱表现脱不开干系。
总之,得到回应和支持,是我写文的一大动力。
也因为自我盲区的存在,需要外界反馈才能有所进步。
要不然我何必写出来,心里想着,自己知道,不就得了。何必浪费过多写作的时间。
但我又知道有时候别人就是不知道如何评价。
或许是文章写的过于单薄,又或者是读者缺乏感同身受,而无从置评。
有些人会说,成年人,不必太在意得到别人的目光。
但我想即便说出这句话的人,倘若没有亲情友情筑起的强大堡垒,这命题根本就站不住脚。
因为亲情友情提供的支持、认同的存在,使人即使被看低被忽视,仍能因有鼓励而继续往前。
总会存在这么一段时间,原先的亲朋好友不能解释你的困惑,于是寻找有共鸣的解惑者,成了迫切的需求。
而我现在就在寻找这样的人。
没有谁完全与社会隔绝能够生存下去,追求自我认同和渴望他人认可也并不矛盾。
像伯牙那样有高度自我认同的人在找到知音时内心也是异常喜悦的,因为人内心始终有期望被认可的存在。
我想,没有人能够一辈子演自娱自乐的独角戏,在如今愈加无法自给自足的时代更是如此。
经常发晒娃的朋友圈既怕别人厌烦,又觉得是个记录生活的途径。
或者发某条吐牢骚的朋友圈,考虑要不要屏蔽同事或父母。
说不在意这回事,是个伪命题。
你发不发,屏蔽谁,最后的选择还是难免考虑影响了谁,影响多大的考量上。
人社会性的存在,注定了他做的每个决定都离不开考量外界这个因素。
那我到底希望怎样呢?
既有自我认同,又能得到外界认可。
我推崇的,一直是生活的平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