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宝生,上任第16任教育部长。上任伊始,他对教师职业4大方向,提出了13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规范校内外补课行为。
新任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应该客观认识家长需求,补课总比沉溺网吧强。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未知的形势?是否真的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捷径”,让孩子从容自信地面对一个更加美好却充满挑战的未来?除了“补课”和“沉溺网吧”,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幸福的原因之于现在的孩子们,社会给他们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脱离了非黑即白的年代,电视里不再是简单的坏蛋和英雄,生活中也不再是黑暗或美好。
受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找到除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历炼和“解放天性”的散养放任之外,很多既能兼顾快乐又能学有所成的方式。
不幸的根源也在于此。选择太多了,而最公平的是时间,当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什么来坚守一些什么的时候,该如何抉择?
是向外看,看那些成功的父母,如何培养出哈佛常春藤麻省理工的天才少年,还是向内看,看清自己是谁,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再做选择?
也许该思考的真正问题,是下面这些。
孩子为何而学习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课堂就是学知识。知识来源于课本,来源于老师的讲解,来源于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的生词和公式。孩子们的目标就是记住更多的“套路”,去应对试卷上不断更新的“套路”。而“套用一个公式解开了一道20分的数学题”和在未来的生活中买菜和卖废品的时候如何算账之间的关系,无人顾及。
我们用了几十年最美好的青春来读书,真的只是为了记住那些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永远都用不上的语法和单词吗?
对于每个人,受教育是为了让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于分数上赢了百分之几十的同学,更多的是因为你的世界变大了,可走的路变多了,看世界的眼光温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宽广了。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为了“真实的世界”而学习。
首先,让孩子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然后去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
比如,如何阅读一本英文绘本。
传统的课堂会把每句话里的重点单词做出翻译和反复朗读,把每个句子的语法现象分析透彻,举一反三。
我们的课堂中,孩子们看到的是书中展示的“真实的世界”:一个小姑娘,想在家里养一只宠物,到底是养羊还是猴子还是浣熊,甚至还有蛇、青蛙、蝙蝠等等重口味的动物,经过和爸爸充分的讨论,最终决定养一只狗。这个场景,是每个孩子都熟悉的,比如去超市,他们会有各种想买的东西。
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思考了不同动物的外观、特性,如何与人沟通;学会了遇到不同选择的时候,没有标准的对错,要该如何系统性思考,才能做出最有利的取舍。谁能说在充分地讨论和理解了绘本的故事之后,孩子还没有记住这些复杂的单词和句子?同时,生物、逻辑、英文和批判性思维,就这样在“真实的世界”里内化成了孩子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课堂为谁而设计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谁才是课堂的主人?传统的课堂上,所有的孩子面向讲台,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中心,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老师为王”,“以教学目标为纲”,“以考试分数为天”。学生们看到的只是其他同学的后背,他们看不到彼此,也看不到自己。直到工作中,我们依然诚惶诚恐,我有没有领会领导的意思,满足了他的要求?
我们理想的课堂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每个孩子可以自信地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在我们的课堂上,让喜欢表达的孩子充分表达,在课堂上show time的时间让他们用充满了活力的自信的表达,来影响那些内向的孩子,鼓励他们相信“我也可以这样闪着光”;我们让善于思考的孩子主导故事逻辑的排序,帮助那些想象力丰富却缺乏逻辑的孩子看到原来可以通过梳理让事情的脉络更清晰。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每个孩子可以辩证地认识自我,让优势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带动不足的弥补,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样做,除了可以给孩子一张漂亮的答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漫长的生活中更精致地爱自己,也更有能力爱自己。
学科以何为导向
高考的改革不断推进,从文理分科,到大综合,再到自选学科的自主化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必学的科目越来越少,孩子的选择度越来越高,对于孩子的个性也越来越宽容。
另一方面,弊端可能是偏科的孩子更加隐蔽,在考试中很难发现,却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暴露无遗。
比如一个语文非常好,写一手漂亮文章的孩子,却是一名“路痴”,因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又比如数理逻辑非常好,算账比谁都快的孩子,却很难完整看完一篇3000字的文章,因为阅读能力的欠缺。
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各方面的能力同步提升,最终内化成一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们倡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式学习。
在我们主题式的夏令营中,孩子们会接受不同主题的项目任务。比如去超市采购。在完成采购项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绘画(需要画出采购清单)、书面表达(列出自己想买的项目)、语言表达(跟所有人分享自己买到的东西)、平面几何(画出超市的分区图)、数学(计算所买物品价格之和与预算的关系),甚至更深层次的知识,比如哲学(不同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比如感恩教育(在有限的预算内,有多少比例满足自己的需求,又有多少比例买给父母),比如同理心(给妈妈买礼物,是买她喜欢的还是买我认为她喜欢的),比如心理学(为什么超市里面总是把购买频率最高的东西放在最里面),比如共享(我的预算刚好差几毛钱,而你还剩余了几毛钱也没办法买其他的东西,我们是否可以合买,再一起分享)……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体验中,始终贯穿了上面三项原则,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给孩子们进行训练。在每节课上,孩子们所获得的可描述可量化的东西看似不多,但是假以时日,按照我们体系的训练逐步进行,这些综合能力都会慢慢得到提升。相信在某一天,会从量变到质变,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自信力,各种能力和分数全面发展的翩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