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十中校领导的组织和引领下,各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数学组也不例外,各年级老师积极响应组长刘新艳、汪丽老师的号召,三个年级同课异构活动同时进行。课后进行实质性评课与交流,周四下午备课时再次集体研讨。
12月3日上午,数学组陈志群和苏曼两位老师做同课异构课堂展示,两位老师执教《4.3.1 角》,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虽是同一节内容,两位老师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各自的身后功底与教学特色。
课后,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老师们得到充分的交流,有效引起头脑风暴,大咖们的精准把脉让作课教师了解自己课堂中存在的优缺点,对以后课堂教学构思的成长之路更加明确。
附上陈志群的教后反思:
首先本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准备充分,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夯实基础,知识点讲解扎实;较好的应变能力;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训练有素,有较好的需要表达能力。
其次通过讲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1.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设计每节课
立意要高,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比如说角这节课,可以类比前面线段的学习,线段是如何研究的,预知本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角也有同样的研究过程。“整体教学设计”是近期的热点话题,整体性教学设计是一个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是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放到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中去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把握知识结构之整体,从而通过“学结构”学会“用结构”。这种设计强调形成学生主动类比发现结构、形成结构并加以拓展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能力;强调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构建有序思维,解决挑战性问题。
2.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而不是被动接受。比如本节课38度15分和38.15度进行比较时,学生课堂上说了三种方法,最后多媒体呈现,教师归纳总结。若是投屏学生比较过程或者让学生板演或者在白板上呈现思维过程,这样对比会更鲜明,学生印象会深刻。
3.准确把控课堂的每个环节。
这需要老师对课堂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并且对知识点和学生学情了如指掌。精准把控课堂每个环节,比如角的表示方法还可以再精炼些节约时间,角的定义适当增加点时间,还可以是课堂容量更大,课堂效率更高。
4.研读课标、教参,把握教学重难点,也促使数学知识语言更专业,用专业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
5.适当放手,有时开放性的问题更能考察学生学情,比如合作探究第3题若是不事先标上阿拉伯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标上会更好。
最后,带着评课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艺术的探索指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践行,不断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让教学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本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助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