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叶子,两娃妈。心理学工作者,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3年。我开始决定坚持写作。这是我的第15篇原创手稿。
2018年,冬至日,厦门阳光普照,温暖如春,我带着两娃去海边。
尤记得上次来海边的情景,一晃眼,2个月过去了。
上次来的时候,老大有满满的情绪,因为其他小盆友不小心踩到自己挖的“护城河”而发怒,拿着挖沙的铲子追着别人打。自然也是不愿意和弟弟分享,紧紧地守着自己的疆界。当时小姨还在我耳边低估,早上恩恩不小心碰到他的书,他也打了恩恩。
两个月后的今天,我们又来到同一片海。
两兄弟的关系也趋向和谐。在大坑玩的时候,弟弟有点害怕不敢往下走,哥哥还帮助弟弟修建了一条路,一节一节的阶梯通往大坑深处。弟弟不敢走的时候,哥哥还鼓励他,没关系的,踩着这个台阶,很安全的。
两个月前,我陷入了焦虑和愤怒中。焦虑的是老大进入小学,家里需要做出很多生活和时间上的调整,学习任务也有很大的改变,需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更紧凑些,晚上回家也需要有很多陪伴。愤怒的是老大经常有很多无名的怒火,对于弟弟也没有大人期待中的友爱。
身体知道答案,我即便没有可意识到的强烈的情绪感受,身体却已经有很多反应。医生也告诉我这是身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应激反应。
生命是一个相互陪伴相互影响的过程。现在想起来,老大当时的莫名情绪也许也和我的紧张焦虑有关,老大如今相对自在的状态也和我的稳定放松有关。
上周接待了一个来访者,她说孩子在有些情况下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怒气非常大,会失控,会摔东西。我问她:以你对孩子的了解,你知道她在什么情况下特别容易发脾气吗?她说:我有点找不到规律,同样的情形下,有时候她会发飙,有时候不会。我又问:那当孩子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你自己的状态呢?她几乎没有思考地回答:基本都是我很疲惫的时候。然后,她停了停,说:我懂了,我一直不太懂得照顾好自己。
真的很欣赏她的自我觉察力。倘若每个妈妈都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那我相信,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肯定不会差到哪去,因为,我们会有意识地收回外在对孩子的焦虑担心和控制,懂得从自己身上去看看,学习让自己更放松更稳定,孩子自然也会跟着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