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初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书只有小小的一本,却镶着金色边框,处处透着古典的气息,其中的内容更是短寓而意深。翻开第一页,弟子规总纲中的24个大字瞬间映入了我的眼帘。"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大字的下方,则是一小行注释。这看似拗口的一句话,瞬间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根据注释一句一句的理解品读起来。
在品读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国学的魅力无穷。名言经典不过短短几个字,却字字珠玑,所载为至理常道,其中更是蕴含着大智慧。尤其是“首孝悌”这句话,对照自己15年来的心智成长,感悟颇多。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在言谈举止各方面则要恭敬兄长,在各种利益方面要以长者为先。而根据我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则更为广泛。是教我们在孝顺父母的同时,还应感恩尊重我们身边每一个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父亲的汗水,我的努力生活的压力再一次汹涌袭来:父亲隆起的腰背像一张失去弹性的弓,消瘦的身影像一座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雕塑。父亲的眉头紧锁,凝成刀刻般的“川”字,仿佛凝结了岁月变迁的沉重。在一次次对父亲的凝望中,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父亲眉间的皱纹抻开、抹平。
这个决心在我的心里扎根,我勤奋刻苦地学习。终于,我拿着一张满分的试卷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的眉头舒展,眉间的皱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笑了,父亲也欣慰地笑了。
母亲的关心,我的关怀每天早晨,亮光刚刚透进窗子,母亲便起床打豆浆,准备早餐: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母亲骑着自行车去买菜,只为了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会在灯下伴我读书,或者守候在另一个屋子里,偶尔过来给我送牛奶、水果。日日夜夜琐碎劳累的生活,在母亲的眼角割了几道深深的沟壑。
于是,当母亲累了,我就给母亲揉揉肩膀;当母亲唠叨了,就送给母亲一个贴心的微笑;在母亲做活时,就给母亲倒一杯水,或送一个苹果。母亲眼角的皱纹虽未减少,可增长的速度变慢了。那时,母亲的心里是欣慰的吧。
首孝悌这句话又一下子跳入了我的脑海。古语经典多是有据可靠,这其中蕴含着大智慧和人生哲理,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他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不能再以无知和借口去敷衍父母无时不在的关心和爱护。我深信:心中有爱就有孝。我们回馈父母的不应该只是敷衍了事的“奉养”,更多的是真心和感动。当我们满怀感恩和孝道之心,便会觉得心头从没如此畅快过,它能让我们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一次艰难险阻,能让我们知足,珍惜当下,珍惜父母长辈,兄弟朋友的一切施予,善行善为,谦恭诚信,我相信对我的品格与德性必然会有助益。
读国学经典,以圣人为师,修身怡心,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学,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谦恭、孝顺、诚信的人,给我们人生方向做了牵引,在看不清前方道路之时,为我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还是要付诸行动,学贵力行,有道是圣贤藏于心,笃于行,德必向善,学必精进,功自然成。感谢父母无私的奉献,未来,看我的!
读《论语》,寻人生真谛七间中学秦德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今社会,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强调人性化的呼声普遍提高,对于长官意志、家长作风已不认同,现代的青年思想很自由,很活跃,他们不愿接受任何束缚,要求自由发展。
对于别人的东西,不是你施于不施于的问题,而是他愿不愿意接受,如何选择的问题。这种情况反映在社会上,是新潮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激烈对撞;反映到家庭里,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形成;反映在学校就是教师与学生谁是中心的角色变化。作为老师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要适应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很多老师嘴上也承认,应该理解青年学生人,但到处理具体问题时,潜意识里那传统观念家长作风或者以老师为中心就又冒出来了,往往不管自己是欲还是不欲,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使得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氛围破坏。
这时候有的教师还很委屈,自己是为了学生好,而他们不理解、不感恩。在下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自己私有财产,他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当学生有独立意识时,应该尊重他的独立意识,信任他,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要知道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路人,生活中的帮扶者,思想上的倾诉者;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日子还是要学生自己过,学生还是他自己成长。推而广之,与他人交往,一样道理,可以宣传阐明自己的观点想法,切忌把自己的喜恶爱好强加于人,让别人自愿接受自己。
那这社会就会和谐起来。可见,孔子主张做人要有标准,交友要有标准,行为也要有法度„„就我们而言,一旦致力于做人的学问,便会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合义理的。而当那些没能知道的人终于在迷惘中做出了违背做人原则的事,最后出了问题而后悔莫及时,我们不但为他惋惜,同时更为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能早点认识到这一点而感到由衷的高兴,难道这不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更多权威儿童国学咨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禹音儿童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