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娃,走家串门或是远程视频,免不了的一个“开场白”就是:宝—宝—喊—人!这也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宝宝扭扭捏捏,就是不从,咋办?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家中小女慢慢长大,她的种种表现似乎让我慢慢看清楚了一些事情的始末。
原来,孩子喊人:分—人!
小女2岁半,喊爸爸妈妈那是必须必的,完全不用提醒。
只要从托班一回来,成天“妈妈长,妈妈短”、“爸爸长,爸爸短”地喊,甚至还会自己发明出各种独立特行的叫法,比如:“娘亲~~布粑~~”之类,可爱得很!
那么,对于关系稍远一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诶!这里就有区别了!
奶奶:无论打电话还是视频,都会笑眯眯地喊。
爷爷:经过提醒,马上就会喊。
外婆:再三要求之下,勉强喊。
外公:无论怎么说,坚决不喊,甚至还会被吓哭。
不要急着夸我观察仔细,这可是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为了确认这并非偶发的情况。
这里还有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
小妞是我们亲自带大的;
爷爷奶奶长期在外地,只有过年过节才见得到孩子;
外公外婆一直都在上海本地,几乎每周都可以见到孩子!
一、种下多少爱,收获多少果实
小妞的奶奶是一个极有耐心、和蔼可亲的家长典范。
虽然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一年当中“线下”陪孩子玩的时间也不多,但每次和小妞的交流都很重视小妞的感受,极富有情感色彩。和孩子一起剥糖炒栗子吃,也能充满欢声笑语;自己不会走“迷宫”,谦虚地向小妞请教示范,当小妞成功走出之后,眨巴着眼睛一脸崇拜地看着小妞,由衷地鼓掌称好!
小妞的爷爷是一个十分有才华,但有些大男子主义的北方男人。
他很喜欢小妞,只要相聚的时候常常耐心地陪小妞画画,小妞也十分喜欢,甚至走在马路上看到漂亮的画都会自豪地说:这是我爷爷画的!但是爷爷脾气不太好,有时候会情绪不稳定,那么在对待小妞有时候也会比较随性,相信这一点小妞是有感觉的。所以对于爷爷,她略带一点害怕。
小妞的外婆是一个专注于自身的文艺爱好者。
每周来串门的时候,有时一时兴起可能会陪小妞跳跳舞、弹弹琴、唱唱歌,每当此时小妞也是挺开心的。但这样的时间总是很短。外婆每次过来最主要就是拜托我或者小妞爸爸帮忙淘宝买东西,以及解决各种各样关于手机、电脑、ipad之类的问题。甚至在小妞过来找我们的时候,外婆也会一脸不耐烦地喊她“不要吵!”
小妞的外公是一个痴迷于股票的“大家长”。
每次来看小妞,笔记本电脑是必备品。一进门就搬椅子找插座,然后屁股就像钉在椅子上一样一动不动。起初小妞还跑过去看看外公,但外公的反应总是“嗯,哦”地敷衍,眼睛看都不看小妞。到后来,小妞对外公也就慢慢视而不见了。外公有时也会去“逗”小妞,比如股市收盘了,他合上电脑,开始献宝:
“宝宝,吃这个!你看外公给你买这个了!”
也不管孩子饿不饿想不想吃,只要孩子不吃就是孩子的不对。
还喜欢强行把孩子抱起来,用胡子又扎又亲的:
“外公最喜欢宝宝了!快喊外公,以后外公带你出去玩!”
对此小妞的反应就是:暴哭、挣扎. . . . . .
很显然!
种下多少爱,收获多少果实。
这里的“爱”不是愿意给孩子买多贵的东西,而是愿意蹲下来心平气和全身心地亲近孩子、“投其所好”地陪孩子玩耍、给予孩子情感上的爱和交流。等真正赢得了孩子的接纳、玩到一起了,孩子自然会喜欢喊你。
“喊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达,如果心中没有对这个人的爱,又要如何能欢乐地喊出来呢?嘿~!有没有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和追女朋友/男朋友蛮类似滴哟?没错,就是这样!和孩子接近和追自己的心动的女神/男神一样,都是需要“用心”的!
二、孩子是天生敏感的体察者
说完了亲人,那么对于陌生人,小妞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我发现小妞对于一些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人,会表现得很大方。比如:小区负责垃圾桶清理工作的阿婆,小妞就非常乐于打招呼。每次路过都一蹦一跳地喊:奶奶好!
反而对某些经常在一起玩的孩子家长,表现得扭扭捏捏不情不愿的。但我相信小妞自己的感觉与判断!不要小看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直觉与偏好,天然会对那些对待自己友好的人表现出好感与亲近,对那些略带“调戏”、“捉弄”可能隐藏着敌对的人保持距离。
很多人并没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人去看待,总觉得孩子嘛,有什么大不了,随便说说随便逗逗就好。他们并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愉快地交流和玩耍,并且也不屑于去学习这些。拜托,我跟你又不熟,干嘛要喊你?还要笑眯眯的?!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个性,懂得适度地自我保护,当孩子不愿意时,不要硬逼着孩子去“喊人”,更不要把孩子是否“喊人”和自己作为家长的所谓“面子”挂钩。
相信我们每个成年人,也都会有不愿打招呼的人,但有时会碍于情面碍于礼节,要去做一些表面功夫,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违心地去奉承一些人。
然而,这会消耗掉我们很多的心—理—能—量!
或许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不可避免地有这么一天,但请尽量保护好他们当下的那种纯真与直白,那是一个人最初也是最珍贵的棱角。在他们生命最初最重要的人格形成期,多一些自然与接纳,少一些刻意与虚假,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拥有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些心理能量,这股能量能够让他们在今后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得更加的游刃有余。
作者:心理咨询师菲菲
“心语心乐心理咨询”签约心理咨询师、讲师,从事亲子家庭关系咨询 8年,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