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下拉和引体向上这两个动作,我们常认为只是训练背阔肌和二头肌。但在手举过头的时候,胸大肌、背阔肌、肩袖肌群、以及绝大部分肩胛骨周围的肌肉都会参与,而且力会通过肌筋膜传递至全身,我们来看下这张图,很清晰看到二头肌、胸小肌、腹直肌连城了一条线,并且参与了动作。而这些我们平时不注意的部分所承担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人做了个实验,在有下背痛和没有下背痛的人身上做肌电测试。没有下背痛的人在抬手时首先启动的是稳定身体的肌肉,而有下背痛的人稳定身体的肌肉启动会慢于动作肌肉。一个轻松的抬手动作是这样,引体向上也同样是这样。在做引体向上时维持身体稳定的肌肉也应该先于动作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会关注肌肉的收缩感,认为有了收缩感我们就会觉得这块肌肉得到了锻炼,可感觉没办法量化,可能听过很多大神说过要找这样那样的感觉,但是如何确定是同一种感觉呢?理论上来说起止点靠近就会有收缩感,是起点靠近止点还是止点靠近起点,或是两者都往中间靠近呢?在下拉这个动作中,以感觉为引导可能会出现:身体后仰、肋骨外翻、肩胛骨内收、骨盆前倾、腰椎曲度变大等情况,这样会影响身体的稳定能力。
还有,当左右两侧的肌肉都用了最大的力量在做动作,在我们自己感受上认为左右是对称的,但是因为肌肉本身就存在差异,身体会偏向有力量的一侧,脊柱就会发生偏移。时间久了左右的不平衡就是必然的现象了。
在选择一个动作前,我们还得看这个动作是否适合自己。在保持脊柱的曲度不变情况下做抬手,现在很多人因为肩关节的活动度不足,抬到180度时就会发生腰的后伸作为代偿。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肩胛骨还是保持在应有的位置做回旋动作,而不应该出现上提的现象。
我们在做动作时,强度也应该是以动作质量为判断依据,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加难度,这样也能让薄弱的环节得到锻炼(PS.动作质量的控制需要有旁人辅助,因为即使歪了自己也是察觉不到的)。而盲目上重量,我们会为了完成这样的目的而忽略了动作的控制,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