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的“听” < 孩子的“说”。
回忆一下,当你自己是孩童的时候,下面这些场景你是否愿意与你的父母交流?
跟好朋友吵架了,很生气。
不想上妈妈已经交了学费的兴趣班,很无奈。
长得胖或矮,每天上学都不开心,很自卑。
成绩不及格被老师课堂点名批评,很沮丧。
班级里有喜欢自己的对象,很开心也很担心。
诸如此类,你有告诉过父母吗?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么?
好朋友不能吵架的,要不你先去跟他道歉。
钱都交了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一点都不懂得坚持,以后啥都别报了。
没事的,你还小,以后自然会长高,胖点是福气,证明身体好啊。
为什么考前不认真复习,你就是没上进心,没出息。
你只不过是觉得她漂亮而已,好好学习,等你考到大学,到时候再想这些也不迟。
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代表童年的你,与父母之间内心的亲密程度吧。
那么,如果这些问题,从作为父母的角度出发,你自己的答案又会是什么?你孩子的答案又会是怎样呢?
上帝造人给了我们一个嘴巴,两只耳朵,说明“听”很重要。
或许你认为,“听”是被动的,但P.E.T.告诉我们,“听”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有品质的倾听,我们需要“接纳性的语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戈登博士说,多数家长从小在这样的观念下被浇灌长大:如果你接纳一个孩子,他就会保持现状;如果你想要帮助他成为一个更有出息的人,那么就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
于是,我们从父辈身上继承过来的,说教,评价,批判,责备,警告,命令,分析,建议等“非接纳性语言”成为了我们说话的习惯。
然而,慢慢的,我们与父母,孩子与我们,交流越来越少了,彼此间筑起了一道心墙,联结也少了。
02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真正的倾听,是我们带着同理心和真诚的接纳,告诉孩子,此刻,我和你在一起。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那起码我们可以这样:
“我明白了”、“有意思”、“真的呀”之类简单理解性的应答;或者“给我讲讲”、“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属于邀请式的语言;再者,我们专注的非语言信息也尤为重要。比如专注的眼神,表示认同的手势以及没头压力的45度角坐的位置。
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还有“沉默”,“沉默是金”也是一种基本的接纳。
举个让我课上听到的非常深刻的例子:
一天,上了初中的男孩走进家门,气喘呼呼地把书包甩在沙发上,大力地移动椅子到阳台上坐下来,看上去十分恼火。这时,正在忙碌的父亲看到目前的这个孩子,有点着急,有点想发脾气,本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搬了张凳子坐在儿子旁边,从始至终,保持沉默,什么也没做。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站起来,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爸,谢谢你,我没事了”。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仅是借助上述的基本倾听,往往是无法帮助到孩子那重峦叠嶂般的“问题”,那么积极倾听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读孩子的真实感受,让孩子有继续说下去的空间。
先看下下面的一些小例子吧:
孩子啼哭:爸爸,哥哥把我的玩具抢走了。
爸爸:你很不开心,你不喜欢哥哥这样做哦。
孩子:今年我们班来了一个很讨厌的插班生。
妈妈:听起来你不喜欢新来的同学。
孩子:爸爸,你年轻的时候喜欢怎样的女生啊?
爸爸::听起来你想知道男生喜欢怎样的女生?
孩子:嗯,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女生那么受欢迎……
如果说,基本倾听仅仅是打开与孩子谈话之门的开启法,那么积极倾听就是让打开的这扇门,保持持续性的开敞。
下面是我与三年级儿子的一个积极倾听案例:
孩子: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妈妈:你今天不想去学校。
孩子:嗯,今天期中考试出成绩了。
妈妈:你怕期中考试没考好?
孩子:是啊,妈妈,老师只提前一个星期告诉我们,我还没开始复习,考试就已经来了。
妈妈:哦,你觉得老师太晚告诉你们,让你没来得及复习。
孩子:妈妈,我如果这次没考好,你会批评我吗?
妈妈:你怕妈妈会说你成绩没考好。
孩子:是啊,你说过学习态度是第一,没复习又考不好,你会生气对吧?
妈妈:嗯,你担心妈妈会批评你没考好是因为没复习。
孩子:是啊,妈妈,下次期末考,我要记得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到时候如果我忘了,你提醒我一下好不好。
妈妈:好,没问题。
积极倾听,是不带操控,不加评判,将我们自己调成和孩子同一频道,不发出我们自己的信息,将孩子的话理解后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03
做任何事情,态度永远要比方法先行。所以“积极倾听”需要我们有个恰当的态度。
首先,时间允许,而且彼此双方都是愿意在当下进行的。---刚好你愿意说,我愿意听。
诸如早上赶时间上班和上学的时刻,自然是不合适的。或者孩子此刻不愿开口讲,我们也不可强迫。
当我们想听,孩子不肯说的时刻,我们能做的是尊重孩子在他的情感世界里,保护他自己的隐私。无需假借倾听来撬开孩子的口。我们足够的尊重,愿意倾听的姿态,在孩子认为合适的时候,他会愿意告诉你的。
其次,当下的你可以真诚的接纳他任何类型的情绪。并且相信对方的这些情绪是暂时的。
戈登博士说,人的情绪不是永久性的,它可以改变。情绪也无分好坏,它只是在提醒我们,有内在的需求暂时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孩子有情绪,重要的是要让情绪“出来”。
再次,你愿意把孩子当作是独立的个体,相信他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孩子,一个经由你而来,拥有他自己生活和身份独一无二的个体。允许他可以跟我们想法不同,在他面临自己的问题时,作为协助者,与他在一起,而不是介入其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见”眼前这个孩子,同理所有他的感受,不管你是否认可这些感受与这个孩子的匹配。只有真正“看见”了,才有可能真正产生联结。
END
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完整。孩子语言背后隐藏的真正需求,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用心的。真的爱你的孩子,那请学会积极倾听,让“听”>“说”。
育儿路上,并不平坦,结伴同行,我们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