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玉】
一、您真的有审美麽?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
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南阳-古雅月
你爱美吗?什么是真的美呢?我们还具备欣赏艺术的审美能力吗?
在艺术界、美术界,这种美字当头的界别里,很多青年艺术家有时候都不愿意用美这个词了。美开始离我们远去,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它召唤回来呢?
关于美这个话题,讲起来是很难的,不是一个人站在这里就可以讲清楚的,是需要我们在一起近距离交流的。
在我们生活中,美这个词比较多的只停留在表层这个范畴。我自己的感受是:我这代人面对的是美的贫瘠,甚至美的空白。然而我们就处在这个尴尬的,也让人有点忧心的时代里。一方面我们学习知识,追求艺术;另一方面我们关于美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小学课本里面有几篇是关于美术的呢?大概有一些图画和有一些图片,有一点点动手的课也被其他的文化课所挤走了。
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现在的艺术市场突飞猛进,拍卖行、画廊里的艺术品标价十分争夺眼球,包括一些电视节目也都很受欢迎,因为它是寻宝、鉴宝。我们看到那些艺术品的时候首先是把它当做宝,艺术品当然是宝,但是对于它的美的价值,往往可能就被忽视了,或者说认识它美的价值,也是为了了解它的经济价值。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间断,所以古往今来的中国艺术构成了一个体系。通常说西方重明暗,中国重线条。比如说我们在用线条的形式反映世界的时候,早在公元三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很成熟了。有类似于顾恺之的主题性创作,更有古代的书法。书法和绘画的共同之处都是线条的艺术,所以当书法和绘画一起成熟的时候,我们说中国的美术有了一个体系性的架构。中国的艺术不仅是早熟的,而且是一路蓬勃成长起来的。
美术的历史发展、美的经典能够把我们带入到审美的境界之中。但是有的朋友会说,我又不是搞美术史的,我缺乏美术史的书籍。好吧,没有条件来读艺术史书籍的时候,那就走进博物馆,走进美术馆。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里都有固定的陈列,那都是经过艺术史研究者梳理出来的艺术史视觉存在,或者说看得见的美术史。在那里你面对作品,去感知,去感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当这种感受力累积起来之后,可能对很多艺术作品的鉴赏就自然而然有了所谓的经验。与其看一些杂七杂八的图像,不如把自己,关于艺术、关于美术史的知识有所建构起来。在自己的心中培育起一颗美的树苗,让它慢慢成长,终会有枝繁叶茂之时,充实于自己的心灵。
其实审美的活动说到根本的价值,它就是对创造力、想象力,对创新这种能力的一种唤起。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很有觉悟,对艺术感知力感受力所能带来的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个价值是特别肯定的。500年前的达芬奇,他既是一个大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发明家。他的许多奇思妙想,似乎印证了后面,我们要去做一个飞行器,做一个探测仪,做一个能动车的科学进展。那么在我们许多的大科学家那里,比如说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他们都特别重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都特别注重通过培养审美感受力,来增加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能力。
千篇一律就不叫美,现在出现的千篇一律的追求,甚至一种风靡,肯定是一种误区。随着我们社会文化宽容度的增加,随着人们在美的观念上更加个性化。我们这个社会就越来越能够容忍或者说承认各种存在,彼此的欣赏是审美很重要的出发点。
面对艺术的大千世界,困惑总是多于欣然接受,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是我们可能自身的整个艺术知识还不够完全支撑。第二个的确是有一些被称作艺术家的人,可能没有真正的从事艺术的研究。他一味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认为是功到渠成了。但实际上,艺术的创作是要经过磨练的。当然另一方面,也需要所有的观赏者去多做一些了解。
艺术品一定要去看原作,看原作才能近看、远看、宏观的看、微观的看,尤其是安安静静地往里面看。这样你就能够对这个画,这个作品有更多的认识。如果是雕塑的话,你还可以围着他看,所以贴近原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幅画面前各自谈自己的观感。每个人的角度不太一样,因为艺术品几乎不给予标准的答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的古代先人在美的问题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其实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每个人之间都是不同的。在一件艺术品面前,大家心灵是敞开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人们对美的态度,应该更多的是使自己与艺术作品,使自己与生活,使自己和他人,使自己与自然都能够做到一种无碍的交流。越是没有功利的审美,就越能够获得美的魅力和力量,也对美好的世界报以更多的憧憬。
二、玉雕艺术之美
有一种艺术创作,
自远古而来……
有一种艺术品,
传承数千年。
从神坛到王权,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融!
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琢为玉玺皇帝象征!
五德加之,君子佩之,以通天地以正心神。
传家传文化,护主佑家邦,帝王将相黎民百姓无不重之。
玉,玉器,玉文化,中华文化之根。
优秀的玉雕作品,凭什么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高的价格?
如今,机器雕在玉雕行业已不是秘密了。然而,人们依旧更青睐手工雕琢的玉,那自然生动、那饱含的艺术思想和情感温度,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雕刻永远无法达到的“美”!
玉不琢不成器,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不过凡马而已。优秀的玉雕师傅就是玉料的“伯乐”,各种好的玉料在他们手中才会获得凤凰涅槃般的艺术生命!
而优秀的玉雕师傅就是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存在。他们用艺术的想法思索,用数十年积累的技艺琢磨,使玉料材质中的瑕疵成为另一种美的体现,使玉石天然的美以几何倍数呈现,而这也才正是玉石雕刻技艺玉雕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
引用一位玉雕行业前辈的话:
时代特征可称道者:或神秘、或高贵、或雄伟、或壮丽、或儒雅、或威武......
如夏商、魏晋、强汉、大唐、雅宋、威明……
而今世代,一切向钱看,而观钱者必不观心。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玉不能言最可人。好东西,是自己会说话的。
艺术品,自有其独具的艺术语言!
匠心细作,无论外部怎么样,我们需要静下心,用心、努力做好……
不负美玉不负心!
琢玉人,用心细琢敬天惜玉。
不论那一块美玉。都当是愿以有温度的匠心赋予其信仰的生命。
美玉之美,不仅是艺术之美,更是信仰、是舒畅的生活、是匠心技艺服务于生命的感情。
有艺术思想和价值的玉器之“美”,当然也需要懂得欣赏的人,需要具备一定审美的国人来认识来支持……
玉,从来不是奢侈品,但却也是最靠近灵魂的“奢侈品”!
真正贵重的,不只是那块稀有玉石原料原石,而是在这块料子上体现的玉雕工艺价值。
玉无价,准确而言不是玉本身无价,而是美玉具备的艺术价值承载的历史人文和感情无价!
【每位艺术工作者都是一位传播美的园丁。学习艺术、感受美并不一定是要当艺术家,艺术会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东西。】
———南阳-古雅月整理
【部分资料整理于网络】